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2019年第六屆臺越教育論壇回顧與啟示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652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王學亮.國立高雄大學校長

此次臺越教育論壇,臺灣代表團由教育部劉孟奇政務次長領隊,國際及兩岸教育司畢司長,高等教育司梁副司長、以及37所臺灣各大專校院的校長、副校長、相關事務主管等陪同出席,出席12月20日於越南河內的國民經濟大學舉辦之論壇。

連結深、層級高、成果豐

本次論壇雙方共有來自臺、越計112校之218位大學校長、副校長、國際事務主管及相關人員與會,雙方代表就「大學教育基本及全面改革」、「大學自主:機遇與挑戰」、「確保大學教育品質」以及「企業與學校之間聯結」4大主題進行討論。本次論壇不但順利的簽署「臺越高等教育文憑及培訓課程互認協定」,為教育部推動教育新南向之突破性成果,為我招收越南學生增添重要利基,為雙方共同培育人才奠定穩固的基礎,實為臺越高等教育合作開創新頁。此次論壇同時也成功的舉辦簽署校級合作備忘錄儀式,共有25份跨國校際備忘錄完成簽署,藉此建立大學校長層級之對話平台,雙方期待在教育交流及學術研究將有更緊密的合作。另外代表團也實地訪視五所越南大專院校、深度了解。見證越南國立、私立大學的規模及需求。本屆雙邊論壇,在教育部同仁與兩國大專校院的同仁們共同努力下,成果豐碩。

高雄大學新南向、領先佈局、逐步推進

高雄大學於2000年成立後,即積極與東南亞各國大學校院及教育機構進行學術等多方交流。

●在越南方面

高雄大學於2003年與河內經營管理大學締結為姐妹校,為高大與越南締約的第一所高等學府,之後,高大與越南各大學交流與日俱增。目前,高大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等21所大學及教育機構簽訂交流協定。在這些合作基礎上,高大與越南姐妹校進行實質交流與互訪,以本(108)學年度為例,高大學生前往越南交換有14名,越南各大學來高大交換的學生有2名,另有15名越南學子在高大攻讀學位。而高大目前有3位越南籍教師在校任教,足見高雄大學相當重視與越南高等教育交流與發展。

●2006年,成立EMBA越南班

高雄大學為協助高雄在地企業提升競爭力,於2005年成立「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在職專班」。隔年(2006年),為協助臺商培育產業升級所需技術與管理人才,尤其是因應越南臺商高階幹部在職進修的需求,高大在越南創設「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越南班)」,在當時為全臺各大學校院唯一的EMBA境外教學班別,至今14載,截至上(107)學年度止,共計培育137名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包括:東周化學(越南)有限公司王總經理、大同奈陶瓷公司陳總經理、中譽工業公司張總經理、越南國泰產物保險公司林總經理…等重要越南臺商高階管理人。

●2008年,成立東亞語文學系

高雄大學為培育東亞語文與社會科學人才,於2008年成立東亞語文學系(日本、韓國與越南)三組,東亞語文學系除語文課程外,也兼備東亞相關社會科學研究課程,更鼓勵學生透過姐妹校交換到海外學習,也歡迎姐妹校學生到東語系進行交換,同學們經由交流學習,深化彼此友誼,更培養具國際觀的學生。

另外,透過實習課程,學生於國內外相關企業實習,將所學實際應用。讓學生們得以提早接觸社會,汲取實務經驗,更利企業界或相關單位拔擢人才,達成產學合作,尤其推動國外實習,建立國際產學合作,更培育我國在產業及政府部門人才。

●2017年,成立東南亞發展研究中心

高雄大學深耕越南、泰國已十餘年,為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擴大前進東南亞,於2017年成立「東南亞發展研究中心」,以「人才培育」、「產學連結」、「情報智庫」三大運作方向,不僅整合產官學資源、培育「東南亞通」,也蒐集及分析東協政經商情,提供臺商投資設廠重要參考依據,積極推動學術、產業、人才交流等相關工作。

在越南方面,東南亞發展研究中心定期於每年暑假期間舉辦「假日學校(越南)-台灣人文商管體驗營」,每年約20位名額,由中心與越南在地大學,以英語及華語門檻,擇優招收越南在地高中及大學生來臺參與為期兩週假日學校,藉以增進兩國文化交流,將臺灣優質傳統及文化推展至國際舞台,進而體驗臺灣高教環境及提高來臺攻讀學位的意願。

●新南向其他成果

除了越南以外,高雄大學與新南向國家的高等教育學府交流相當密切。截至目前,高大與泰國蘭實大學等新南向國家145所大學締結為姐妹校;另外,以本(108)學年度計,來自東南亞於高大攻讀學位的學生有122位,交換學生有28位,自高大交換至東南亞的學生有17位。

高雄大學為深化友誼,積極與東南亞姐妺校交流互訪,例如於2017、2019年參與「臺越教育論壇」,擴大與越南各校校長交流。東南亞姐妺校也在高大去(2019)年校慶時,由印尼坤甸高等師範學院、泰國蒙庫國王科技大學校長等代表至高雄大學表達祝賀之意。

●觀察與啟示

根據統計,2001年全球約有210萬學生出國留學,2016年則翻倍增加到410萬學生。其中約有25%到美國,12%到英國,10%到中國。預估到2025年全球將有800萬學生出國學習。

從我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等鄰近國家大學生人數與出國留學人數與比例的數據比較(見表一)。我們可以觀察到越南人口雖然是臺灣的4.6倍,但是越南的大學多為小型的大學(平均每所大學約3,577人)。大學生占人口比例在鄰近各國中最低,只占2.35%。出國人數(63,702)、比例(0.06%)也不高,但出國就讀人數中,將近五分之一是來臺灣就讀,因此單從數據來看,當越南經濟快速成長,大學生人數應該會相對快速增加,爭取更多越南學生來臺就讀的機率,相對的比其他國家更有機會。

現有人才培育方式

在新南向政策的引導下,臺越雙方在人才共同培育方面,除傳統的研發人才的合作培育外,近年來無論在境內或境外的合作,皆成長迅速。在境外方面,特別是針對協助臺商的人才需求,各高等學府及相關政府單位皆提供非常多的短期和長期的訓練計畫。在境內方面,越南來臺學生人數,在短短三年內,大約成長近3倍達到12,000人,成為留臺外籍生人數的第二位。不但稍微紓解少子化的威脅,更為大學校園帶來多元的文化學習環境。另外在「全球的在地化(glocalization)」方面,目前臺灣大約有22萬的越勞(約占所有外籍勞工的31%),約10萬的新住民越配(約占所有外配的19.5%)加上其新二代。如何對這些外籍移民與新住民提供育才及留才的教育方案,相信也會對提升臺灣整體的勞動力市場有所助益,間接趨緩臺灣產業「缺人」的窘境。

臺越合作、人才培育、永續發展

臺灣與越南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深具地緣、歷史及長期優勢。兩國地緣鄰近、文化同源,易與來往,易成夥伴。加上臺商長期深耕,厚實根基,協助臺越儲備人才,應深具優勢。

攬才、育才、留才,攬才重要,但人才難培養,留住人才更難。人才是所有企業、產業最重要的資產,是永續發展的基石,卻也是忠誠度最低的資產。展望未來30年,面臨少子、高齡化的威脅,以及白熱化的國際競爭,「人才的吸引及鬆綁」應是國家發展重要策略之一。

日本樂天集團執行長曾向日本首相建議,把日本當作平台,引進全世界最有創意的科技人才,並以最快速度取得日本「永住權」。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曾在美國國會聽證中爭取,給予微軟外籍工程師,無限制的「綠卡」名額。可以看出這是個全球爭搶人才的時代。針對並配合臺越雙邊實際需求,尋求並投入長期合作方式,永續人才培育,才能扎實的帶動經濟成長,活化雙邊交流,才是創造互利雙贏的最佳策略。

檔案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