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教育領域中的「科技與人文」:以AI發展為例
文/劉育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AI社會研究中心執行長
過去在談科學與社會的關係時,經常會引用提出「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的著名科幻小說家艾希莫夫(Isaac Asimov)的話:「Science, therefore, has become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to the scientists.」,以此來指出科學不只是科學家的事,而且若只留給科學家的話,甚至可能會是件危險的事。艾希莫夫的這段話是延伸自法國政治家喬治.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的「War is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to the generals.」,他說的是「Any specialty, if important, is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to the specialists.」(Asimov, 1983, p.123)。換句話說就是,任何的專業都不能只留給專家來面對或處理。事實上,在這句話之後,艾希莫夫繼續說的是:「科學家必須由一個奠基於充分知情之公眾意見的順暢運作社會來引領(Scientists must be guided by a smoothly functioning society that rests upon an informed public opinion.)」(Asimov, 1983, p.123)。由此可見,「社會」在這裡扮演了重要角色。當然,這並沒有很好地解決任何問題。因為,接下來的提問會是,什麼才能算是一個奠基在充分知情的公眾意見之上的社會?怎樣才能算是一個順暢運作的社會?「科學家需要由這樣的社會來引領」又是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照樣造句:「技術發展太過於重要,以致不能只留給工程師來處理。」關於AI,我們也可以說,「AI太過於重要,以致不能只留給AI專家──無論是科學家或是工程師──來處理。」科技與人文的議題放在這樣的框架下來思考,或許便是有道理。臺灣高等教育重理工輕人文早已是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這樣的發展一方面反映的是西方理性思維的發展,其中當然也包括資本主義下的市場需求與背後的運作邏輯──同樣也是西方的。另一方面,該現象也指出了一個無法輕易否定的趨勢: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對人類社會確實帶來許多好處。(繼續閱讀)
檔案下載
- p9-13 臺灣高等教育領域中的「科技與人文」:以AI發展為例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