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臺灣與紐西蘭學術資歷比較之分析與對臺灣高教啟示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4092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侯永琪.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執行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呂依蓉.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專案助理研究員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影響下,學生流動已成為區域與各國政府最關注的教育議題之一。為了確保跨國教育的品質,了解臺紐兩國高等教育與品質保證制度上的異同,促進品質保證機構評鑑結果的相互認可(Mutual Recognition),即成為國際品保組織積極推動的項目之一。臺灣高教評鑑中心與馬來西亞資歷品質局在2012年簽訂亞洲第一個相互認可合作協議。在此一協議之下,臺灣與馬來西亞兩國品保機構相互承認評鑑結果,間接互認兩國學生學位文憑。2018年教育部再度委託高教評鑑中心與紐西蘭進行第一階段的高教制度與品保系統的相互比較研究案-「臺灣與紐西蘭高等教育資歷與品質保證制度比較研究」,比較分析兩國「學士學位」(Bachelor’s Degree)層級內涵,透過了解兩國高等教育發展現況,進一步促進學生流動,確保兩國之高等教育品質,以利日後兩國簽訂學位互認的進行。

過去的十幾年,臺灣與紐西蘭兩國一直保持著相當緊密的經濟關係。臺灣是紐西蘭的第8大出口地,第16大原物料進口國。在2013年,臺灣與紐西蘭發展了進一步合作關係,簽署了「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的獨立關稅區經濟合作協議」,而此協議也進促兩國教育人員的交流。根據教育部2018年統計,臺灣赴紐西蘭求學的學生從2013以來一直穩定成長,是學生排名第7最受歡迎的留學地。

 

▲本會與紐西蘭NZQA合影。(NZQA提供)

紐西蘭高等教育與資歷架構

紐西蘭高等教育主要包含8所公立大學、16所公立技術學院或機構(Polytechnic o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2所產業培訓機構(Industry Training Organisations)、5所政府培訓機構(Government Training Establishments)、與3所毛利大學(Wānanga)。除了公立學校,另有約450所私立培訓機構(Private Training Establishments)可提供學位或文憑。這些高等教育機構所提供的學歷學程皆須符合紐西蘭資歷架構(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NZQF)中之第7級(Level 7)學士學位以上之學習成效描述(outcome descriptors)內涵,以能被列在(listed)資歷架構認可名單中。透過檢視各大學之高等教育資歷是否符合資歷架構對應層級之學習成效描述,紐西蘭資歷評審局(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 NZQA)能更確切掌握教育整體品質。

紐西蘭資歷架構是紐西蘭高等教育之品質保證核心,為所有高等教育之資歷建立共同的學習成效基礎標準。除了建立共同的品質標準,透過資歷架構的建立,紐西蘭將高等教育資歷透明化,使各種資歷相互對接,以能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就讀。另外,紐西蘭資歷架構也透過與國內各市場需求以及職業資歷需求對接,幫助學生生涯規劃並提升其就業率。

紐西蘭品質保證系統

紐西蘭各教育階段之品質保證系統在法令規定上,主要由NZQA負責。高等教育提供者則須經過NZQA的品保與評鑑架構(Evaluative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 EQAF),通過外部評鑑才能進行註冊招生與獲得認可。然而,因為紐西蘭政府賦予紐西蘭8所大學擁有自主權,因此8所大學的品質保證機制是獨立於NZQA所執行之評鑑架構之外。8所大學於1961年基於紐西蘭大學法,共同成立紐西蘭大學校長協會(NewZealand Vice-Chancellors’ Committee, NZVCC),負責國內大學品質保證的專責機構。

而在2013年,NZVCC轉型為紐西蘭大學系統(Universities New Zealand),繼續進行大學所有系所以及校務層級之品質保證。而在紐西蘭大學系統下,分別有「紐西蘭大學學術品質局」(AQA),及「大學學術課程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University Academic Programmes, CUAP),分別協助校務層級與系所及學程層級的評估。值得注意的是,紐西蘭大學學術品質局在大學校務層級執行品質保證之方式為「學術審核」(academic audits),而非使用評鑑獲認可之方式,以提供「軟性」卻又相當全面性建議之方式。

紐西蘭8所公立大學有極高大學學術自主性,透過紐西蘭大學系統的成立,大學之間彼此監督透過「合議制」的方式推動大學品保文化。換句話說,8所大學皆須共同執行、規劃與設計大學的品保過程,所有的決策也由8所大學的校長以及相關團隊以證據導向方式,共同決定審議結果及審查意見。而紐西蘭資歷評審局即便仍為主要資歷之保證機構,該局仍尊重紐西蘭大學系統下所決議之所有審查結果及規劃。充分展現紐西蘭政府對於高等教育之尊重與認同。

▲高教評鑑中心成員赴紐西蘭交流聽取NZQA之簡報。(李聖豪/攝)

臺灣與紐西蘭之學士資歷內涵比較

透過檢視與比較兩國學士學位之「入學要求」、「學習成效」、「學分數」與「升學管道」,發現兩國「學士學位」品質有相當大可比性(如表一)。首先,兩國之學士學歷之入學要求皆須至少擁有高中以上之學歷或相關能力。在獲得學士學位後的升學管道,以能繼續攻讀研究所之課程以獲得碩士等學歷。然而,「學習成效與層級描述」與「學士學位學分數要求」,則有較大差異。

「學習成效與層級描述」相似度低的主要原因為臺灣目前因仍在發展資歷架構中,故並無統一之針對大學之學歷層級之學習成效描述。但依據第一週期校務評鑑70所學校自評報告分析,臺灣各大學仍有相近規範核心能力及基本素養,包含九大向度,知識與實用技能(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人文素養(Humanistic Literacy)、探索與批判思考(Explor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全球化觀點(Global Vision)、文化素養(Cultural Literacy)、創造力(Creativity)、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倫理與社會責任(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終身學習力(Lifelong learning)等。

在「學士學位學分數要求」方面,兩國對每一「學分」所需花費之時間有不同的要求,也造成學習時數上有明顯差距。紐西蘭要求一個學分為10小時,至少修滿360學分;臺灣則為一個學分為10小時,至少修滿128學分。另外,除了以修習課程之時間長短評估學習品質外,學習內容複雜度(Complexity),也就是學習內容之深度與難度也促使學習成果不同。

結論

藉由兩國品質保證及高等教育制度比較發現,兩國皆藉由完備的品質制度來確保學習成果,尤其是紐西蘭資歷架構更清楚的規範各層級學習成果內涵。唯一遺憾的是,臺灣目前仍缺乏一完整資歷架構,以能真正促進國際資歷對接以及學生流動,因此發展臺灣資歷架構(TWQF)已是刻不容緩的事。透過兩國之比較研究,期待未來臺灣各大學也能在品質保證的基礎下,與紐西蘭各大學增進更多合作的機會,更進一步達到兩國學位文憑「相互認可」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林劭仁(2018)。紐西蘭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評鑑雙月刊。75,10-13。

侯永琪(2011)。歐洲品質保證機構之相互認證及在亞洲的運用。評鑑雙月刊,68,41-44。

侯永琪、林劭仁、周華琪(2018)。「學習成果」導向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對大學教與學之影響:高教深耕計畫可以再深化什麼?教育研究月刊,286,20-27。

Woodhouse, D. (2008).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benefits of mutual recognition. In European Consortium for Accredi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Ed.), The benefits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decisions (pp.28-36). The Hague: European Consortium for Accredi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檔案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