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的在地發展與挑戰
文/林文源.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通識,不但包括通識學分,以及通識中心所主責的小通識(狹義通識課程),整體而言更涉及國立清華大學大通識,亦即以清華學院為主,乃至清大整體專業課程之外的學習過程與資源。雖限於篇幅,本文主要以小通識為主,謹此希望讀者以這個前提理解本校通識因應在地脈絡的發展歷史與願景。
清大通識制度發展
清大擁有深厚通識理念與制度發展歷史。在此發展的許多論述,是形塑清華通識的重要資產。舉例而言,前校長梅貽琦先生早在半世紀前指出:「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的核心理念。前校長沈君山先生認為:「通識教育不能僅僅是智育,不是開幾門課就能達成,但這是一個基礎,是具體可做的基礎」。當前賀陳弘校長則指出「共同必修(含通識教育)、住宿教育、社團、專業教育為車之四輪,是清華大學順利前行中缺一不可之要素。」此外,在近年本校通識教育中心也藉由邀請校內外關心通識的人士,以「通識兩三事」為方向,廣泛進行理念與實務交流。(註1)
在這些理念激盪與引導下,本校四十年來逐漸實體化通識教育編制。1980年以教學研討會型式成立「共同學科」,1981年起正式隸屬於「理學院」。1985年「共同學科」成為一個與系級平行的行政單位,更於1992年改制「通識教育中心」,成為實際負責推動、規劃和執行通識教育的獨立教學研究單位。本校1984年成立人社院後,通識教育中心改隸人社院。進一步,1995年成立院級「共同教育委員會」,由各學院院長及關注通識教育之教授,進行跨院之通識規章計畫及協調各院間的課程合作。因此,通識教育中心1997年則自「人文社會學院」改隸「共同教育委員會」。2013年為因應校內通識教育溝通與協調所需,成立「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會議」,由教學副校長擔任主席,作為共識凝聚機制。2015年本校為推動大學部教育之整合,「共同教育委員會」改制為「清華學院」,並於此院級單位內彙整包括通識教育中心等所有負責大學部共同課程之單位(圖一)。最近,2016年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後,通識教育中心增設南大校區分部。
清大通識課程轉型
就課程面,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大致有四個重要轉型過程。(註3)
第一階段:補缺式通識
早在1975年當時理學院院長沈君山教授邀請國內人社大師來校授課,並於1979年出版《人文學概論》和《社會科學概論》。其後在共同學科期間,藉由改革當時之大學共同必修,轉型為文史教育課程,平衡當時清大理工為主的環境。此時,通識主要為彌補理工專業之外之人文素養。
第二階段:多元式通識
1984年人文社會學院成立後,藉由院級資源於1986年正式將課程擴大為人文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與哲學領域。其間更因大學課程自主、通識中心成立、共教會成立等過程,迄1999年為止,組織化成長帶動更多投入,有更多元之規劃豐富通識課程,並更具架構地導引學生選修適合課程。
第三階段:核心式通識
自2000年教育部補助「邁向全方位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系統計畫」提升大學基礎課程起,本校規劃發展核心向度課程藍圖。2005年起,開始試行五向度核心通識制度,並於2006年轉化中文與歷史學分,實施七個向度核心課程。此階段以清大學生之核心素養與能力為主,奠定包括「思維方式」、「生命探索」、「藝術與美感」、「社會文化脈動」、「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經典」、「歷史分析」等七向度方向。
第四階段:連結式通識
自2015年起,因應當時對通識教育各種討論與建議、清華學院成立,以及後續之合校之通識架構討論議題,通識教育課程制度有以下轉型:首先,2014年針對跨領域文化經典教育之需求,原有第六向度之文化經典課程擴展為各向度開設,因此由七向度改為六向度課程。其次,進一步整合課程。自七向度核心通識課程實施後,選修課程仍以傳統三門九類架構區分。為增加通識課程的多元性與整合性,協助學生適性發展。通識中心以學群概念彙整並調整現有課程,以強化核心通識、通識選修之聯繫,同時積極開發新課程。最後,推動實作與自主學習課程。為因應當前教育趨勢與學生特質,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通識中心推動實作與自主學習課程,希望培養學生自主與多元能力,因應競爭更趨劇烈的時代變局(註4)。當前課程架構規劃(圖二)。
在這些推動方向下,此階段之連結意涵除了核心與選修之連結與清華學院之內部連結外,更包含朝向校內院系所之合作與連結期望(圖三)。在此階段,當前最新發展為因應各方期待,本校於2019年邀請全校十學院之委員,以任務導向形式啟動「清華大學通識教育精進計畫」,正就通識教育理念、核心向度架構、課程發展與規劃、學生學習(高中課程)轉型與銜接等議題研商中。
核心議題
在此過程,本校通識教育有四大核心議題,是長期討論與精進目標。
首先,是課程品質。除了例行的教學意見調查外,通識中心過去已藉由數次意見調查與課程盤整,定期檢討與完善教學輔助機制,並淘汰不適合之課程與教師,提升課程效益與學習品質。此外,也與學習評鑑中心合作,建立畢業生意見調查,作為多元回饋管道。也更積極以通識課程為平台,開展多層次組合的自主學習與嘗試新型課程形式,希望與校內相關資源之整合,連結在地社區與社會場域,讓學生由通識學習進而體驗真實社會脈動與培養積極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之能力。
當然,這方面的最大挑戰來自學習端的學生。無論是整體而言,清大學生成長過程的學習與社會背景,以及其對未來生涯的想像與期望,或是更為具體的是,清大歷經各階段發展,也由偏向理工的環境逐漸拓展為十個學院,而其中非理工已有人社、科管、教育、藝術與清華學院等。在這些豐富的條件下,通識課程品質的定義與操作都必須不斷與時俱進。如何在不同階段的環境、不同屬性的學生,不同脈絡的學習期待下,建立優質的通識課程,這是長期的首要議題。
其次,是通識師資培養與發展。好的課程需要有好的師資作為後盾。以本校發展歷史而言,在當前以研究導向的大學生態下,本校長期致力於以專任師資為核心,提升通識師資自有率,推動通識教育。本校採用之方向包括:(一)以系所合聘為方向,建立通識中心主聘系所合聘之模式,兼顧教學與研究之發展;(二)以合聘師資為橋梁,建立跨院系交流;(三)以系所合作為基礎,進行相關課程領域規劃與開設;(四)以跨院系課程適合課程為目標,進行課程支援之合作。
在此方向,整體而言,目前以本校每學年兩百餘門通識課程之規模,由通識教育中心主聘教師21位,合聘教師13位,校內支援通識之專任師資約為60位,而兼任師資為70位左右共同開設。這個投入比例在國內大學已屬難得。但就現有狀況而言,若要進一步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輔導成效,仍有努力空間。
若就細部方向探究,或許在如何更積極拓展跨院系合作上,也更須努力。雖然清大通識源自理學院,但當時以補充理工之方向出發,也預見長期之難題。包括合聘制度之基礎固然穩固相當通識師資來源,然而,以理工研究需要招收學生之特質,相關教師難以在通識主聘。而在長期通識被視為偏向人文課程的想法下,理工方面的投入雖經由合聘、延請規劃、課程支援等方式拓展,但以本校體質之轉變與學生需求而言,仍是需要長期關注與弩力的方向。更為根本地說,若由大通識角度而言,無論何種專業,各院系所教學如何與通識互為引導與深化,以通識課程平台讓不同領域的同學共同學習,相互啟發以產生綜效,則是更為進階的目標。
第三,是制度環境之精進。好的通識教育需要資源持續支持與投入,整體制度條件會直接或間接會影響通識課程、師資與資源的基礎。在當前高教資源緊縮的環境中,如何持續交流通識理念,以凝聚共識,深耕校內通識環境,自然有賴更具制度化的條件與環境支持。更具體地說,因此,除了理念上的交流與共識外,無論是早期的共同教育委員會、目前的校級通識教育會議、當前的精進計畫,或是更為常規化的各級課程委員會、教評會、行政會議,或各種任務導向協調會議等等,清大的通識教育如何在這些制度環境中持續受到討論與看待,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由清大通識的發展過程也可看到,因應不同需求而發展出的各種制度與編制,都顯示清大持續因應在地環境變化,正視挑戰與持續投入通識教育的決心。
最後,是通識教育的定義與落實。如上簡介,從1975年啟動通識相關課程開始,清大在過去數十年不斷朝向更為全方位的教育環境發展,也因此,在各階段也有各種界定通識的方向與落實方法,其中,明顯可見在培養學生更為寬廣的視野與能力的大前提下,因應各階段資源、理念與各種條件有不同安排。就當前清大通識的立足點而言:十個學院的合作契機、清華學院的院內協調與整合、通識學分的小通識與清華大學大通識如何相互呼應連結、各界對清大回應新時代學習與人才培育想像的期許,這些都是清大通識面對的機會與挑戰。
結語及展望
在有限的篇幅中,本文以上簡單介紹,希望有助於初步了解清大通識發展歷程。最後,呼應本文一開始的大通識提醒,謹此建議,無論是通才、通識、跨領域、全人或是其他名稱,所有有志於推動更寬廣的學習規劃或環境者,應該放大格局思考通識。
因為通識是本校學生唯一的共同學習經驗。因此,通識不只是六分之一弱的學分數,也不是一種專業外的補充,更不是應付評鑑或妝點大學門面的安排。每個學校的大通識是界定本校學生共同學習經驗與培育本校學生基本素養或共同特質的機制,也幾乎是唯一的機制。就此而言,清大通識肩負型塑清華人樣貌的責任,而這也是我們必須持續推進通識理念、制度與環境的在地連結與想像,才能達成的格局與使命。
◎註
1.請見:http://cge.gec.nthu.edu.tw/category/cgenews/,或搜尋「清大通識兩三事」
2.各單位之詳細介紹請見:http://thcollege.web.nthu.edu.tw/files/11-2031-14153.php。
3.此四階段為筆者個人歸納,雖在部分會議呈現與討論,但並非本校正式用法。
4. 自主學習規劃與成果請見http://cge.gec.nthu.edu.tw/learning-autonomy/。優秀通識學習成果請見:http://cge.gec.nthu.edu.tw/category/quality/。
檔案下載
- 80p35-38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