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大學進行社會責任實踐的例子:美國哈佛大學的永續力計畫簡介
文/楊正誠.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教授
誠如研究者在評鑑雙月刊79期「大學社會責任發展的國內外趨勢」一文中所提到,謂的主動社會責任指的是個人或機構去直接進行對於社會有益的活動,因此大學社會責任是大學主動去進行對於社會有益的活動。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主張者認為大學除了原來就有的教學研究功能外,也要能對在地社區和社會有貢獻(楊正誠,2019)。也因為社會責任具有跨越世代性,本世代的社會責任行為會有益於下一世代的環境,基於此美國和加拿大陸續在2010年左右開始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相關政策與措施,美國和加拿大著重在大學對於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責任。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是聯合國積極發展的重要概念,指發展要基於人類滿足現在的需求但卻不傷害未來世代滿足需求的能力。永續發展分為四個面向:社會、環境、文化、經濟,四個面向互相影響(UNESCO, 2019)。永續力(Sustainability)是個人和機構在發展生活品質進步的同時要能去考慮環境的、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影響面向的能力(UNESCO, 2019)。因此大學在永續發展的社會責任,大的面向是去引導政府政策積極進行環境保護以及文化保存,或去進行科學研究和發明來協助環境保護和文化保存。小的面向則是建立一個具備永續發展概念與理念的校園環境去啟發學生學習永續發展以及影響教授進行永續發展的相關研究。「永續環境」也是我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推動計畫的四大議題之一。
哈佛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傑出高等教育學府,屬於私立大學,設立於1636年,截至2018年為止,現有2,400名教授,6,699位大學部學生,13,120位研究所和專業學院的學生。學校曾產生48位諾貝爾獎得主,哈佛大學現有10個學術學院和一個高階研究中心(Harvard University, 2019a)。由於哈佛在全球高等教育的地位高,其教授和畢業生也大多在世界各地發揮在政府學界或商業界的重要影響力,因此本文簡介哈佛的永續力計畫去觀察美國高等教育學府如何去推展其大學社會責任。
哈佛永續力計畫簡介
哈佛大學的哈佛永續力計畫(The Harvard Sustainability Plan),是一個哈佛大學自1990年代開始構思的一個大學自主發起的行動,目標是建立一個健康且具有永續力的校園社群(Harvard University, 2019b)。建立清晰的大學整體永續力目標(University-wide goals),由學院和學系提出創新解決方案,鼓勵資深領導和學系師生之間針對永續發展議題的校內政策有縱向連結溝通,也強化學系之間對於校內永續發展實踐有橫向連結溝通,著重學校的利害關係人能對學校的永續發展策略有共識,更重要的是透過教育來發揮哈佛大學在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責任。
追朔到永續力計畫的源頭,圖一可以呈現哈佛大學永續力的發展簡史,哈佛在1990年開始進行校園綠能規劃,永續力計畫一詞在2001年產生。持續改善永續力的校內概念原則和表現指標,2008年開始著重校內溫室氣體的排放,設定學校的綠建築的標準,2015年開始則強調跨領域的連結和創新以及「永續力教育」以及擴散哈佛影響力的概念。重點是教育哈佛人去發揮他們在世界各地對於環保再生、能源運用、與跨領域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這是哈佛發展其頂尖大學角色、學術領導地位、社會責任實踐與世界公民培育的策略。
從理念上來看,哈佛永續力計畫企圖回應聯合國對於人類的永續發展的呼籲,哈佛大學認為永續發展應該是一個系統性且具有整體性的概念,建立一個跨世代在人類各項資本的運用共識:諸如善用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例如:能源)、改善生產資本(Manufactured capital)(例如:建築交通)、教育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例如:人口健康與教育)、改變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例如:常規、價值、法律、制度、信任)、與建立知識資本(Knowledge capital)(例如:經由經驗和研究產生的公共知識)。
核心工作:教學與研究
圖三是研究者整理的哈佛大學永續力計畫的目標。透過永續力計畫的執行,重要的是要能夠影響哈佛大學的核心工作:教學與研究。去教育增能學生,讓這些哈佛學生畢業後可以成為有效運用知識領導,並對世界各地產生永續發展的影響。將研究和教學轉移到實踐中去解決真實世界問題。分享哈佛永續校園模式以擴大對於世界的影響。將永續發展的最佳實踐落實在校園環境中。哈佛永續力計畫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於在地層級(local level)產生永續力的行動,識別出永續力的可行方案推展到整個學校。再將「哈佛永續力模式」與「哈佛永續校園發展經驗」的可複製的模式去分享給商業、政府、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即產官學),以落實哈佛大學的社會責任。
在校園永續力的實際工作和核心指標上,哈佛永續力計畫有五項核心主軸:排放與能源(Emissions and Energy)、校園運作(Campus Operations)、自然與生態系統(Nature and Ecosystems)、健康與安適(Health and Wellbeing)、文化與學習(Culture and Learning)。次指標與行動策略均整理於圖四、圖五、圖六中。排放與能源涵蓋的次指標是有關校園永續發展相關的能源議題,舉凡校內溫室氣體減量、校內能源使用和再生能源議題。校園運作的次指標則有建立新建築標準、建立節能新原則、改善交通、因應氣候變遷、改善採購去建立一個環保的永續發展的校園環境。自然與生態系統的次指標是關於土地運用、校園設計和保護教育。健康與安適的次指標關於校內個人健康和校內食物。文化與學習則有關於學校如何建立和校園永續發展相關的研究教學活動、大學治理措施、外部夥伴的連結、溝通以及社群的行動。從哈佛永續力計畫的大核心主軸來看,兩項主軸和校園硬體設施相關,一項主軸和校內制度建立相關,兩項主軸和校內人員的行動與教育以及與外部機構的連結有關,顯示此計畫的思考十分的全面。
結論
建立校園的永續力文化並與教學研究連結及產生對外影響,是哈佛落實社會責任的重要策略
(1)哈佛永續力計畫的核心精神是將永續力校園的建立視為高等教育的潛在課程,永續校園發展是輔,而永續精神的人才培育是主軸。
(2)前述精神能落實便是一種在地性的社會責任實踐。
(3)前述在地性的社會責任實踐落實也隨著哈佛大學的國際化而產生全球影響力。
(4)學生永續發展意識的教育也是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場域。
(5)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不只是建築和硬體設施的改善,一種社會責任的學習文化建立也是重要的核心。
(6)哈佛大學推展校園永續發展的校內經驗啟示,是需要校內外多方面的利害關係人的投入,如哈佛校內關心負責永續力計畫的教授、學生,不同學院的人士的參與投入,哈佛經驗更強調資深領導者和教授的影響感染力以及和年輕師生的創意發想的溝通,跨領域師生的投入與對話產生的創新往往可能解決過去環境問題的瓶頸。
(7)因此跨領域的學習和研究創新也是哈佛推展永續力的社會責任的重要核心。
(8)從哈佛大學的永續力計畫的發展經驗觀察,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應是一種長期性的規劃與不斷改進的循環結果,社會責任實踐因為是協助解決社會環境問題,往往也能與大學正進行的教學研究的卓越創新相結合。
◎參考文獻
楊正誠(2019)。大學社會責任發展的國內外趨勢。評鑑雙月刊,79,32-36。
Harvard University (2019a). Harvard at a Gla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arvard.edu/about-harvard/harvard-glance
Harvard University (2019b). Harvard University Sustainability Plan: Fiscal Year 2015-2020. Retrieved from https://green.harvard.edu/sites/green.harvard.edu/files/Harvard%20Sustainability%20Plan-Web.pdf
UNESCO (2019).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en.unesco.org/themes/educa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what-is-esd/sd
檔案下載
- 80p39-42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2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