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單一窗口、完整記錄──明新科大防疫教學翻轉第一手報導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447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鄭武德.明新科技大學教務長
  洪君伯明新科技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蕭淑華明新科技大學課務組組長
  陳岱昀明新科技大學教學支援組組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迅速蔓延,全世界皆爆發大型群聚感染,各國皆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多數城市採用封城策略以減少疫情傳播。這段期間,各國雖然減少社交生活與人民移動,但並未中斷學生學習,乃改採遠距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除少數幾個地區外,幾乎全面改採線上教學,可謂全球學習模式大翻轉,也是教學方法及策略改變之重要轉捩點。

臺灣在政府正確且有效之防疫政策推動及民眾高度配合下,絕大部分生活一切如常,學習也一切如常。但為了配合防疫需求,仍必須做部分教學策略之調整,另如境外學生受到境管無法入境、部分學生自主管理無法到校上課及人數較多班級需要保有社交安全距離考量等,都是防疫期間立即面臨之問題。而未來是否會有第二波疫情爆發,導致學校需實施全面遠距教學,亦為各校需事先準備防範之處。

明新科技大學在這一波疫情衝擊中,與各校一樣在遠距教學上做了各項準備,由摸索到實驗,及後續之檢討與改善,無不投入大量之人力、心力與物力;不僅期望在這一波全球教育翻轉的大浪潮中站穩腳步,更希望能走出適合本校師生的新世代教學道路,讓教學品質更上層樓;茲將相關規劃與策略一一分享如後。

防疫初期之教學調整

(一)境外生部分

推動教育國際化是本校多年來之重要發展目標。本校不斷加強及推動對外學術合作與交流、促進校園國際化、提升外語教學、華語教學,近年來國際招生部分更有長足進展。目前「新南向國際產學合作專班」學生達七百多名,躍居全國大專院校第一名。而目前在本校就讀之境外生,包含來自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南韓、日本、蒙古、緬甸、烏克蘭、英國、新加玻、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十多個國家地區共約一千多名。

第一波受到疫情衝擊的即為班上有境外學生之教學現場,這些課程於校內正常授課,卻也需兼顧因防疫無法入境學生之學習權益。防疫初期本校即全面進行境外學生返校狀況盤點,經統計後發現本校雖有大量外籍學生,但主要以新南向國際產學合作專班為主,專班學生多數於寒假期間並未返國;加上防疫初期僅針對大陸部分區域實施境管,及搭配延後開學策略,於正式開學時大部分外籍學生皆已於境內,多能返校正常上課;僅剩少量陸籍、港澳及越南籍學生受到境管無法如期返校上課。

對於無法到校上課之同學,本校辦理安心就學方案申請,責成教師採用線上同步教學或側錄影片之方式供學生學習。由於受境管學生數不多,為兼顧學生受教權益,本校一一建檔列管,經統計上述學生共計有46門課程需採多元教學模式,各教師依本校規定,教學時乃採用Tronclass(本校行動數位學習平台)交叉搭配YouTube、LINE、E-mail、Facebook、Skype、微信、Zoom及雲端硬碟等方式進行線上同步教學或側錄影片提供。

(二)實體課程防護措施

在實體課程授課部分,本校於校園設置三大入口管制點,進入人員需出示相關證件,並於入口處進行全天候體溫量測(上午7:20至晚上8:30),務求校園內零感染。並要求師生課程進行時需全程戴上口罩,防範無法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時之交叉傳染。另部分課程人數較多,或是通風較不佳之教室,本校乃將上述課程分隔上課,將部分人數分散至另一間教室,並採用直播方式進行同步教學,減少因人數過多或通風不良產生之感染問題;計有10門課程共998人次之學生採用上述方式上課。

新世代學習規劃與試驗

綜觀世界各國教育現場,因應防疫需求,大多數大學皆已停止實體授課,改採全面線上教學;亦即是說,除臺灣及少數地區之外,全世界正進行新世代之教學模式翻轉大型試驗,臺灣反倒因防疫成效良好,並未深入參與此一全球性教育革命。

目前各國疫情逐漸和緩,臺灣也幾近達成零確診之相對安全環境,但身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卻仍舊深感憂慮。

憂慮原因有二:首先雖然臺灣境內目前相對安全,但未來逐步開放國際交通後,境外移入或無症狀帶原者是否會引發第二波疫情爆發,導致仍需採遠距教學,亦不可不加以防範準備;相較於國際友校,本校全面實施線上教學之經驗顯然不足。

其次,縱使疫情減緩不再爆發,但全球有80%以上之學生已接受過此一波教育翻轉試驗與體驗,進行大規模教育革命。此次試驗乃屬「破壞式創新」(親子天下,2020),在本次史無前例的教學翻轉中,科技成為唯一解方,學校、教師、學生大量使用與依賴科技工具進行教學。以現今大學生之成長背景來說,他們出生時即屬數位原生世代,從小到大已相當熟悉這些數位資訊工具之操作使用,本次試驗把這些工具用來做學習,更是得心應手,其適應之速度或許遠高於部分教師。由親子天下之報導指出,根據相關研究,全球只有約一半教師能自在、善用數位教學,許多老師只是複製傳統課程到電腦上,顯示出許多教師仍不熟悉數位教學的特性(親子天下,2020)。

這次破壞式創新之教育革命,全球多數學生已接受遠距教學模式之洗禮,科技工具也已在這波試驗中由教學輔助工具躍升為主要工具,世界各國多數教師也因應防疫需求啟動數位學習。或許教師們於啟動初期無法像傳統教學時得心應手,但踏出這一步之後,未來縱使恢復成傳統實體教學,但教師對數位資訊工具使用於教學應用之能力已有長足躍進,更能因應數位原生世代學生之學習需求作課程調整。

此一全球性試驗結果就是本校教學發展憂心之處,相較國際友校,校內教師參與遠距教學經驗較為不足;學生使用數位資訊工具進行線上學習之機會也比國外學生為少,對於現今網路上豐沛學習資源之自主學習動力與經驗也會較為缺乏。而校方也未經過大規模試驗,對於軟硬體設備之規劃與支援、教學策略之調整及教學品質之管控,更可能已遠遠落後國際友校;在這一波全球史無前例的教學革命試驗中,或許我們必須主動參與,拉近距離,增加老師相關教學現場經驗。

鑑於上述緣由,本校針對肺炎疫情對全球高教之影響,針對教學模式、數位教學培訓、教學品質管控及系統軟硬體支援等,初步進行相關整合規劃,採用「單一窗口、完整記錄」之策略,主要概念簡要示如圖一所示,並將相關PDCA(規劃、試驗、檢核、改善)之相關理念、作法與成效做第一手現場報導,提供學界先進參考,亦期待教育伙伴們不吝惠賜改善意見,攜手提升臺灣教育競爭力,相關說明分述如後。

(一)規劃

整體運作規劃初期,本校先盤點校內現有師資能量、設備等現有資源,並衡量數位學習對未來教育發展之研判及教學品保考量等因素,初步歸納幾個重點要項,分別為「減少複雜性」、「教育訓練規劃」、「減少教師負擔」、「教學品質稽考」、「未來學習分析鋪路」等項目,茲依序說明如下。

1.減少複雜性

線上同步教學之工具與資源眾多,教育部亦推出「公私協力,防疫不停學─線上教學便利包」,彙整相當多教學資源供各級教師運用。各種同步視訊軟體功能類似,但操作介面不盡相同,對遠距教學模式不熟稔之教師,面對如此龐大且眾多之工具,反倒不知該如何選擇與入手。此外,教師開啟同步會議室後,需通知學生連結進入教室;但若不同課程各自使用不同的通知方式,如E-mail、LINE、Facebook等,將使通知訊息混亂,學生極容易混淆,亦為大規模線上課程進行時需考量之處。

故初期經評估後,本校推薦教師採用Zoom為同步教學工具,並直接將會議室開啟功能內建於校內TronClass數位行動學習平台當中,讓師生同步教學時減少複雜性;教師不需另外申請Zoom帳號,可直接透過TronClass數位行動學習平台開設線上視訊會議,學生亦直接於Tronclass平台點選連結即可進入同步教室;亦即以現代資訊系統Single sign-on(SSO)之方式規劃,師生全部以校內TronClass教學平台作為「單一窗口」,登入後即可使用各項線上教學功能,減少複雜性。如此設計可以大大減少使用初期教學導入之複雜與慌亂,加上TronClass系統本身亦提供手機App使用,真正落實行動學習,讓學習無所不在,不因防疫而中斷。

此外,線上學習工具相當多元,各有優缺;故本校初期策略雖為減少使用複雜性,讓師生能快速上手,但也不遺漏其他強力教學工具,待師生逐步熟稔線上教學之基本工具後,本校亦逐步導入Microsoft Teams及Google Meets等各項應用,由簡入繁,增加應用廣度;其中Microsoft Teams會議開啟功能亦同步建構於TronClass系統當中,讓師生一樣能透過教學系統登入即可使用,往全面「單一窗口」邁進。

2.教育訓練規劃

教育訓練亦為線上學習發展不可或缺之一環,畢竟校內尚有不少師生未能熟悉數位學習模式與工具;故本校於線上學習教育訓練部分,過去數年即已辦理相當多場次之研習,近期更因應防疫需求辦理多場次教育訓練。並考量防疫期間不宜過度群聚,乃採用以線上影音教學為主,實體授課為輔之教育訓練方式,並提供校外相關資訊連結彙整供教師參考,相關內容可參見本校教務處網頁。

3.減少教師負擔

線上課程進行時,除一般課程之作業、報告、互動外,點名亦為掌握學生學習的指標。但若透過視訊會議軟體討論功能進行簽到,則必須人工進行比對簽到與否。此外,透過第三方互動軟體如Zuvio等工具進行IRS互動,相關使用記錄亦需交叉比對整合,方能了解學生學習情形,亦增加教師工作負擔。加上學生可能因防疫或個人因素無法同步上課,補課之提供亦為教學設計時所必需兼顧之處。

故本校要求教師同步教學時優先使用校內教學系統內建之即時互動IRS、討論、作業、線上測驗、線上連結、報告、數字點名等功能,透過單一系統即可完成上述需求,除可減少操作複雜性,相對亦大大減少教師教學負擔,並將相關資料完整記錄於教學平台資料庫中,達成「完整記錄」之目標;這些巨量資料未來亦可作為學習分析或教學實踐研究之參考,應用範圍極廣;教學相關規劃示如圖二所示。

4.教學品質稽考

線上學習是目前與未來重要發展方向,但如何對學習成效及基本教學品質進行整體稽核管考,亦為值得探討之議題。本校針對全面實施線上教學時之品質管控,區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系所教學品保、學校教學品保及支援系統品保三類。

此外,防疫期間教育部特別提醒各校,為確保學生學習成效,進行遠距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線上出席狀況、觀課與討論情形、評量方式等各面向情形,並保留相關紀錄,以利未來稽考。本校透過「單一窗口、完整紀錄」之教學策略,一方面減少老師大量資料處理負擔,一方面也能符合部定基本要求,更能全面落實教學品保。

5.未來學習分析鋪路

新世代學習已轉向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體之教學,對於學習成效之記錄與分析將益形重要,未來教師不僅扮演傳道、授業、解惑角色,更將擔負資料分析與應用於適性學習輔導之重要工作。學生學習成效,不僅只是觀察其總結性評量或期末成績,學生整體學習歷程之紀錄(含形成性評量)更是教學輔導或教學策略調整之重要依據。本校透過「單一窗口」策略,正可以將各課程開課期間之即時互動IRS、討論、作業、線上測驗、報告、數字點名等活動做完整紀錄,相關資料不僅可以有效作為未來學習分析或教學實踐研究之參考,也是學習品保中大量學習成效資料標準化之試驗。

(二)試驗

1.教育訓練

針對同步教學之資訊工具使用,因應防疫期間不宜過度群聚,本校採用以線上影音教學為主,實體授課為輔之教育訓練方式,並提供校外相關資訊連結彙整供教師參考。分別針對Zoom、Microsoft Teams及Google Meets等線上會議軟體進行教師教育訓練共計13場次現場教育訓練課程,參與約204人次;線上說明教學影音部分,根據教學影片數據分析資料顯示(放置於Youtube平台),主要教學影音約有350-390人次間之觀看紀錄。

2.課堂演練

為讓師生逐步熟習現線教學環境,本校敦請教師於109年4月6日至4月12日期間,於實體課堂上透過筆電、平版、手機等相關設備,與學生於課堂中先行試用練習,並引導修課同學使用,熟練未來可能需採用之遠距直播教學方式。

3.小規模演練

於109年5月21日及5月25日啟動各院小規模演練,邀請各院教師配合實施遠距教學演練。5月21日為本校服務產業學院及管理學院日間部以及進修部(含進修學校)學制課程,5月25日為本校工學院及人文與設計學院日間部課程,該兩日所有通識課程實施線上教學。其中畢業班、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產學攜手專班及營區在職專班等課程不實施。

(三)檢核

1.課程演練結果

本次小規模演練,共計有185門課程採用遠距線上學習,參與教師142位,初步教學實施成果分析如圖三所示,由於時間因素,尚未深入探究各項執行優缺及師生反饋紀錄,後續將繼續分析相關資料,並作為未來大規模實施遠距課程時教學策略規劃與調整時之參考。

2.資訊系統承載統計

線上學習進行時,網路及資訊系統之運作亦為影響遠距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之重要因素;本次演練支援系統之相關數據紀錄如表一所示。

5月21日上午時段發現較為壅塞,中午調整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網路應用程式防火牆)及SSL加密等級參數後,下午流量即有改善。

(四)改善

學習品保部分,由於截稿日與演練時間相當接近,本次分享僅針對演練情況進行初步剖析,尚未能深入了解實際教學成效及統計師生反饋,本校後續會持續依據本次演練相關數據資料進一步相關教學成效,並進行教學策略修正。

支援系統品保部分,演練中顯示目前網頁應用程式防火牆設備效能較為不足,為因應未來可能產生之大量連線數,將把該項設備更新列為第一優先。此外,防疫演練結束後,伺服器容量剩餘容量亦減少許多,故亦規劃增購硬碟與記憶體容量,以因應大量線上數位學習之需求。

此外,系所教學品保資料與資訊系統活動紀錄亦有所差異,此一議題亦為未來教學品保運作時需要深入探討之處;如何讓教學品保由系、院、校(含支援系統)間之妥善鏈結與合理管控,當為後續本校教學發展需要再討論修正之處。

教育反思

全球多數學生已接受遠距教學模式之洗禮,科技工具也已在這波試驗中由教學輔助工具躍升為主要工具,世界各國多數教師也因應防疫需求啟動數位學習,對數位資訊工具使用於教學應用上已有長足躍進,更能因應數位原生世代學生之學習需求進行課程調整或使用。在這一波全球史無前例的教學革命試驗中,我們決定主動參與,拉近距離,增加老師相關教學現場經驗。

由初次演練可以得知,本校本次參與演練教師共計142名,其中具有遠距教學開課經驗者28名,故推論可能屬初次進行線上教學教師為114名。

整體來看,縱使此次教學演練在學習成效上可能尚未能及的上其他數位學習先進們所開授之課程,但對本校沒有相關線上教學經驗之教師來說,可謂踏出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之一大步;透過此次演練,教師們親自深入線上學習之教學現場,並能同時了解新世代學生對數位學習之想法與態度,做為未來教學變革之參考。教師們了解數位學習工具之優缺及獲得初步使用經驗後,未來更可直接開授遠距教學或進行教學創新,將資訊科技大量導入於教學輔助中,彌補傳統教學之缺點,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明新科技大學屹立於技職教育中五十數載,培育無數技術職業精英,畢業學生也深受各企業肯定愛用。但面對此一全球性之教育革命,轉捩點快速產生且變化驟巨,本校更不能掉以輕心、置身事外,故擬定相關策略逐步推動大規模教學轉型;此次教學策略之擬定與推動,目標並非成為數位學習的第一把交椅,而是期冀本校教師能成為資訊科技應用於教育發展的重要推手,共同提升臺灣技職教育能量。

◎參考文獻

親子天下(2020)。停課潮釀「破壞式創新」,PISA負責人:教育再也回不去了。取自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802

檔案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