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通識教育教學品質確保與精進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2420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劉金源.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臺灣通識教育策略聯盟暨品質策進會理事長

我國大學校院通識教育的革新自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於民國84年5月26日頒佈第380號有關部訂共同必修違憲之釋憲文以來,迄今已將屆滿25年。從部訂共同必修走向各校自訂共同必修與通識教育是我國大學教育的一大變革。

通識教育評鑑發展背景

教育部為了了解各校辦理通識教育成效,乃透過訪評或評鑑方式,給予學校建議與認可。自民國85至105年的20年間,幾乎所有大專以上的學校都經歷過由教育部主辦的通識教育評鑑的洗禮。

大體而言,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發展可概分成:85年以前的「部訂期」、86至93年間的「草創期」、93至105年間的「興盛期」;這些階段性的發展與教育部主辦的評鑑有密切的關係。

以通識教育提升學校競爭力

通識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定位在過去2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是一個受到熱絡討論的議題。通識教育雖沒有確切的定義、固定的範疇及實踐的模式,但終極目標乃在培養一個「全人」。在諸多先進先賢的論述中,由黃崑巖教授所提出的大學教育概念圖(圖一),最能簡單明瞭的表達大學教育的內涵。

 

簡而言之,大學教育乃在培育學習者人文(Humanity)、基礎科學(General Sciences)、專業知識(Professional Knowledge)與技能(Specialities)等,以期穩健的建立生涯(Building a Career),而在我國現行大學教育體系中,通識教育即在於培養人文與基礎科學等人文與科學素養。有關於通識教育的實踐模式,各校依其教育理念、目標,並藉由通識課程開設、活動辦理、環境營造等,創造各大學之通識教育的特色。

通識教育在大學教育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通識教育不僅可作為大學教育的基礎與核心,更可藉由通識教育創造學校的特色。例如,中原大學持之有恆的推動「全人教育」,受到家長及社會各界的肯定,今年大一新生註冊率達到99.97%,居全國公私立大學之冠,而大學部學生就學穩定率也在私立綜合大學中勇奪第一名佳績,顯示中原大學所推行的「全人教育」已轉化成學校的競爭力,過去幾年招生在少子化的威脅下逆勢成長。

藉由自主評鑑精進通識教育

教育部在辦理完「通識教育暨第二週系所評鑑」之後,宣布停辦系所評鑑,而改由各校自行辦理系所評鑑(自主評鑑),或委由經認可的專業評鑑機構(如台灣評鑑協會[以下簡稱台評會])辦理,此乃我國評鑑制度的另一革新,是一個進步的作法,也更符合大學自治的基本精神。

藉由外部評鑑作為自我改善的機制乃是必要的作法,也是進步的原動力。在評鑑實施初期,由於各校缺乏自主評鑑經驗而由教育部主辦以喚起各校對評鑑的重視,乃是必要的過程。在經過兩個週期的評鑑後,各校已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評鑑自應回歸各校自行辦理,以符大學自治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評鑑是手段,不是目的,終究的目的是為了學校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學校理應辦理自主評鑑自我鞭策,以達成學校的辦學目標。因此,基於大學自主及自我改善,各校自主辦理評鑑乃理所當然。

由於通識教育所涵蓋的範疇涉及全校學生及許多相關單位,其所牽涉的事務相較之下比起單一系所更為複雜,因此就評鑑需求而言,通識教育更需要藉由評鑑作為自我改善的機制。過去由教育部主辦評鑑,訂定統一的評鑑指標,各校為得到好的評鑑結果,莫不隱匿弱點,評鑑委員很難在短時間內發掘真正的問題,也引發因評鑑指標一樣難以讓各校發揮特色的口實。

如今教育部將評鑑主導權還諸各校,並不表示教育部不注重評鑑,而是象徵著評鑑制度漸趨成熟。各校應該跳脫過去習慣於由教育部主導由上而下的評鑑觀念,而是真心誠意的運用自主評鑑的機制,隨同評鑑委員共同發掘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以達改善學校的教學,創造學校的特色與競爭力的目的。

隨著高等教育環境的丕變,我國高等教育從早期由學校主導選擇學生,到如今除前端的幾所大學外已成為學生或家長選擇學校的局面,在根本上已經產生了變化。學校唯有藉由優良的辦學績效才能吸引學生就讀,這已是必然的趨勢,尤其在少子化之壓力下,情勢更是如此。

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基石與支柱(參見圖一),缺少了通識教育,大學教育就不完整。近聞有些學校由於教育部暫停評鑑後就不重視通識教育,甚至弱化或解散通識教育主管單位,這是令人憂心的事。大學是一個自治的有機體,在面對大環境巨變的挑戰中,如何堅定信念,精進辦學,是一個值得深思與迫切行動的課題。通識教育在現今跨領域與全向學習的需求下,可以運用自如,發展出很好的學程。如何在逆勢中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自我精進與鞭策,自主評鑑至少是一個起點。

台評會為更進一步協助大專校院提升教學品質進而展現辦學特色,自106年度起規劃「大專校院教學品保服務計畫」,本計畫除辦理系所評鑑之外,也同時因應學校需求提供通識教育之教學品保服務,主要在協助受評單位除了專業評鑑外,亦能針對通識教育之學生學習成效機制進行評估,評估重點為「教育目標與特色、課程規劃與執行、師資素質與教學品質、學習資源與支援措施、行政組織與自我改善機制」(如圖二)。在大學教育中,通識學分占畢業學分約五分之一比重,培育學生之人文與科學素養能力,對於未來就業其實不亞於專業能力。

 

人格素養與特質是影響職場升遷發展的關鍵因素

依據遠見雜誌2018年的調查,企業雇用高學歷的人才,最重視的特質排名前兩名的都不是專業技能,而是態度。包含68.3%選擇「主動積極態度及企圖心」、66.7%需具備「學習力與適應力」,亦有54.3%希望擁有「抗壓性和情緒管理能力」。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先生也表示,應該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大家可以在與人相處中,學會自我約束、思辨能力。

萬豪國際集團執行長Arne Sorenson認為「即使在STEM(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生涯中,具備溝通能力,分析能力和終身學習也是巨大的優勢。

而知名半導體企業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某次演說中也提到求學生涯是「一場可帶走的盛宴」,那是因為能「培養求知心」、「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以及「培養思考能力」。

前兩者是基本能力,而「思考能力」則是更進一步的能力,如果想與眾不同,非具備此能力不可。由此可知比起專業技能,人格素養與特質才在是在職場脫穎而出的要素,更可能是影響邁入職場後升遷發展的關鍵因素。

學校主動提出申請通識教育教學品保服務,在心態上就值得肯定,表示學校不只是為了符應教育部要求而已,而是願意以不隱匿且開放之心態,真心希望透過定期辦理外部專業機構評鑑,由外界專家學者客觀的角度提供改善意見,蒐集回饋資訊,進行持續性品質改善,才是真正邁入持續「自我評鑑、自我改善與自我精進」新的里程碑。

◎文件下載

台評會「大專校院教學品保服務計畫」通識教育品保構面與指標

檔案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