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打造一所兼具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特色校園──以國立新港藝術高中為例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3783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王伯祺.國立新港藝術高中校長秘書
  王崇懋國立新港藝術高中校長

進入21世紀之後,美感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當中重要的一環已經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而透過美感教育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其功效也是其他學科所不能及的。然而,何謂「美感教育」?最早提出此一名詞的是德國教育學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他主張人類在感覺、悟性與意志三種官能之外,還有一種美感官能,而針對美感官能的教育則稱為美感教育。這當然是有感於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盛行之下,過度重視理性所引發的反思,希望能將個人的感性、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均衡調和,而達到身心和諧健康之全人發展。現代生活裡科技日益發達,生活內容日趨豐富多元,而且變動日快。人類為了適應多元性且充滿動感的節奏,愈來愈像是無法自己控制的機器,面臨此一危機,只有在美感的生活中,才能獲得精神的喘息和心靈的安頓,恢復理智的和諧及身心的平衡;也只有在美感的生活中才易於提高生活情趣,調適緊張生活的壓力及充實生活內容(陳木金,1999)。

臺灣教育史上的新嘗試

2006年8月,在各界引頸期盼之下,國立新港藝術高中正式成立,作為全臺第一所以「藝術」為名的高中,各界不免投以好奇的眼光,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貴校到底是普通高中還是職業學校?」、「貴校有美術班或音樂班嗎?」。而當回答:「新港藝術高中是一所以學術為主,培育學生藝術涵養的升學型高中」,接下來就會是「那你們要培育的到底是那些藝術涵養?」、「你們的美術課和音樂課到底和一般普通高中有何不同?」、「你們的學生未來到底是以大學一般科系或藝術相關科系為升學目標?」等問題。要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或許該從設校委員對新港藝術高中的期待說起。談到當年本校的成立,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先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人物。在設校第一年的新進教師座談會中,林先生一開頭就明白地告訴我們,新港藝術高中不走傳統藝才班的路線,他期待的是每個從藝高畢業的學生都能兼具有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能夠一輩子具有欣賞藝術的興趣與能力。

過去臺灣的藝術教育往往只重視技術的專精,而忽略了培養學生對「美」的鑑賞能力。時至今日,藝術教育不該只是以技巧與表現為主,如何幫助學生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中,提升藝術的涵養與美感的能力,已成為藝術教育上的重要議題(陳瓊花、林世華,2004)。在功利主義掛帥的今天,或許除了強調物質生活的滿足之外,更應強調精神生活的充實,而面對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或許在各學科領域都應該多一些美感教育的融入,才能激發更多的創新能力,跨越原有規範的限制,開展出一番新面貌。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當中,極力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而其中也明白指出「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為「溝通互動」面向當中重要的一項核心素養,希望學生在高中教育階段,能具備藝術感知、欣賞、創作與鑑賞的能力,體會藝術創作與社會、歷史、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生活美學的涵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教育部,2014)。

在強調「素養導向」掛帥的今天,其實本校在過去幾年已經做了許多創新的嘗試,因此當其他學校都在煩惱如何訂定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校特色的同時,因為有了過去的經驗,在凝聚共識的過程中,教師們幾乎是有志一同。回首當年本校的設校理念,乃是期許自己成為藝術特區(Art district)、人才銀行(Brain bank)、創意中心(Creativity center)、設計之城(Design city)以及教育花園(Education garden),打造一座立足新港,融合臺灣多元文化特色,並與世界競爭的優質藝術學府。在新課綱實施後,與過去最大不同的是改變了單一科目的學習,而是重視在真實的生活中學習素養,放眼所有科目中,又以藝術領域最接近生活活動。理論上而言,愛美是人的天性,但在個人成長的過程,如果沒有美感教育加以引導,久而久之對美的感受能力便會逐漸降低,失去了與生俱來的審美能力。近年來,教育界提出新的「STEAM」框架,亦即在原本的「STEM」(S=Science,T=Technology,E=Engineering,M=Mathematics)之外加入藝術(Art)的意涵,強調未來的學生應培養跨領域素養和能力。也就是說,藝術教育已經變成未來提升素養的重要關鍵,這對強調以藝術為核心的新港藝術高中而言,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契機,而且也說明了過去本校強調「學術與藝術雙軌並進,培養跨領域學習知能的創意學生」,乃是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國立新港藝術高中學生學習圖像。(新港藝術高中提供)

新港藝術高中的學生在學些什麼

在推動108課綱的過程中,與多數的學校相同,本校也經歷了許多討論與折衝,但在每次討論的過程中,「美力涵養」一直是學生學習圖像中所有教師們一致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所以在校訂必修的部分很快就確定開設「視覺藝術」、「音象藝術」、「表演藝術」以這三大課程為主軸,進而往外延伸融入至其他領域課程的學習,無時無刻皆能觸發學生的美感經驗,使其從當中獲得愉悅與成就感,甚至引發對於欣賞生活當中各種事物所帶來的感動與喜悅。

在視覺藝術部分,本校的所在地嘉義縣新港鄉本身就蘊含了許多的在地特色和文化傳統,所以希望透過社區踏查與採訪的過程,先讓學生了解在地有哪些重要的傳統建築、生活建物與家鄉匠師,在資料蒐整齊全之後,透過數位軟體的編排與美化,輸出自己的成品,甚至在未來利用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與3D列印的科技,由學生自行佈展與導覽,與觀展者分享在地之美,透過這一連串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觀察生活環境與他人互動,並以藝術創作與社會產生共好的生命價值。

在音象藝術方面,本校擁有一般普通高中少見的錄音室與數位音樂教室,每年也不斷透過高中優質化等各項補助經費更新相關軟硬體設備,所以課程規劃設計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運用數位音樂科技進行創作、製作與跨領域應用。具體而言,學生透過課堂上的學習與實作,能建立數位音樂製作的概念,了解音樂與科技最新發展與研究趨勢,並能操作音樂剪輯、創作、編曲、錄音與混音等軟體,最終在高三時能製作完成屬於自己的畢業專輯,為高中生活留下完美的句點。

在表演藝術方面,本校擁有可容納約400人的專業演藝廳,除了可引進專業表演團體演出之外,也提供了學生劇場燈光音效操作與舞台實際演出的學習機會,近年來更與日竹劇場合作,安排了一系列音樂劇的課程,結合鄰近國中、小學生共同演出,結合歌唱、舞蹈與戲劇,展現青少年特有的生命活力。

與傳統戲曲結合也是本校表演藝術課程的一大亮點,雲嘉地區的布袋戲在臺灣一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課程設計方面,本校也特別引進在地的藝師與匠師,先讓學生了解布袋戲特色,發現背後的歷史意義與社會教化功能,接著進一步學習操偶技巧、劇本撰寫並實際參與演出,最終目標乃是將科技特效與布袋戲藝術結合,發現傳統藝術的未來可能。除了正式課程之外,本校也藉由教育部高中優質化及均質化的補助,辦理各項多元的藝術相關特色活動,讓學生透過活動的參與,自然而然的親近藝術,並引進校外師資與駐校藝術家,讓學生有機會與大師近距離接觸,甚至產生深度的對話,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無形之中也提升其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除了立足新港之外,本校更希望培養學生對於臺灣在地文化之美的關懷,因此當年林懷民先生就提出了一個想法,既然嘉義縣新港鄉是每年臺灣宗教界的盛事-大甲媽祖繞境的終點,媽祖文化或與可以與藝高的課程或教學活動密切結合,成為一大特色亮點,因此除了每年帶領學生實際參與媽祖繞境活動之外,甚至讓學生帶著媽祖登上玉山、遠征龜山島、挑戰阿塱壹古道,在媽祖的陪伴與護佑之下,用自己的雙腳與臺灣的這片土地產生更深度的連結。此外,臨近藝高的新港奉天宮每年皆遵循古禮,為媽祖舉行祝壽大典,並由本校學生擔任佾生,獻跳六佾舞,對學生而言,這不但是難得的宗教體驗活動,也有著傳承傳統文化的意味。

而在接軌國際方面,本校自2011年起,便與日本大阪寢屋川高校開始有了交流互訪活動,更於2016年起締結為姊妹校。兩校學生藉由入班共同學習與活動,除了提升語言溝通的能力,相互分享臺日雙方的文化與生活經驗之外,也擴充的學生的思維與視野,激盪出創意的火花,培養能因應未來變遷與挑戰的世界公民。

▲學生利用數位錄音室創作錄製畢業專輯。(新港藝術高中提供)

教師對108課綱實施的準備

2013年8月教育部公布之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之第一期五年計畫(103年至107年)當中提到「藝術教育是美感教育的核心」、「美感教育有賴各學科領域的推動」(教育部,2013),由此可知,能否成功提升學生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不只是藝能科的責任,所有的教師都必須在自身的領域當中,嘗試融入藝術與美感的元素,方能有效的達到目的,而且透過此一方式,也能增加教師上課的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視覺藝術的圖像可以協助閱讀理解,音樂的節奏與旋律可以輔助記憶,表演藝術的展演可以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實踐應用,如此循序漸進的學習,將更有助於學生「明瞭」各學科的內涵,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李其昌,2016)。

近年來教育部不斷透過各種管道為了打破過去單打獨鬥的教學模式,積極推動各校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透過共同備課、研發教材、公開觀課的方式,也能讓共同學科甚至是跨學科的教師們,有更多腦力激盪,互相對話的機會。以新港藝術高中而言,每學期開始前便有「校內共識營」,透過意見交換先凝聚集體共識,決定未來發展的大方向。而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中,本校也提列了「校訂必修社群計畫」與「教學研究會社群計畫」,透過上述兩項計畫經費補助,共成立了「文學之美」、「國際之美」、「邏輯之美」、「文化之美」、「萬物之美」與「生活之美」六大社群,透過每月固定集會進行教師共備,每學期也固定辦理2-4場社群研習,邀請校內外講師就自身的經驗進行交流分享。幾年下來,目前本校已產出「旅遊與多元文化」、「諸羅文藝地圖」、「Geogebra玩幾何」、「繪出英語力」、「科學與生活」、「當代音樂劇場」、「文學與電影」等課程,也逐一落實於每週二節的多元選修課程中。

此外,108課綱也明定學校每學期每週需開設2至3小時的彈性學習課程,針對高一入學新生,本校在上學期主要安排藝文講座並與國立中正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合作,先讓學生透過聆聽大師演講、導入大學資源進行校際交流互動的過程,對美感與生活美學有概略的認知,再逐漸引導其撰寫自主學習計畫,針對個別需求與老師或同儕進行小組學習,最終產出成果,達到12年國教當中所強調的「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目標,激發學生日後終身學習的熱情。

結語

對於學生而言,美感不只是知識與技術,更應該是一種素養,透過美感教育的學習,我們期待能提升他們的藝術涵養,並增進其運用素養品鑑出日常事物品質差異的能力。因此,本校希望能以「生活」為出發點,讓學生先能發現其周遭環境中美的存在與可能。從設校之初,就設定為一所沒有制服與圍牆的學校。沒有制服,是希望學生能從「穿衣服」這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出發,依循美感的經驗尋找出自己穿著打扮的喜好和合適度,不會每天只是毫無想法的隨便抓件衣服就出門。沒有圍牆,則是希望學生不被既有的學習框架束縛,而能把在地社區當成一座巨大的美術館,藉由觀察與互動,體驗臺灣的常民生活與文化之美,從中激發出創意與靈感。

傳統認為學習藝術,是要有一點創作的靈感與天分,而這也讓一些學生往往因此受到限制,甚至畏懼上美術課與音樂課。然而,現代的美感教育,已經不再過分強調「畫得像不像」、「演奏得好不好聽」,而是藉由融入各領域的教學,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接觸藝術、喜歡藝術,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跨科整合便成了重要的關鍵。以本校近幾年來一直推動的「諸羅文藝地圖」課程而言,就是結合了國文、歷史、地理、美術和資訊科的教師,透過閱讀文本、嘉義地區的踏查,讓學生先認識在地的作家和自己生長的環境,利用行動載具進行資料的收集,在美術教師的指導下以手繪或數位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其學習成果。諸如此類,我們相信美感素養是隨時隨地都在養成,而並非侷限於少數幾個特定的科目。

過去臺灣社會過度的功利導向,學生和家長都過度追求學業成績的表現,有些學校的音樂課和美術課程常挪為他用,這也導致臺灣長久以來在經濟發展上只能以「代工」為主,缺乏設計與創意。因此我們認為,在108課程所強調的諸多素養中,「美感素養」乃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無論日後學生從事哪一行業,都需要有藝術涵養作為後盾,才能突現自己的與眾不同與價值。新港藝術高中所做的,就是從校園建築到課程設計、活動安排,都扣緊「藝術」二字,讓學生如入「芝蘭之室」,引導他們打開自己的感官,進而與他者產生互動,如此之下,美感便能逐漸從「外造」成為「內化」,成為個體氣質與個性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李其昌(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之實施方式與教學策略〉。刊載於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p.33-62)。新北:華藝學術出版。

教育部(2013)。臺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刊載於 88.04.17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36-51)。

陳瓊花、林世華(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期末報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檔案下載

  • 83p34-37 pdf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