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創新教學優化尺規 落實招生專業化──銘傳大學招生策略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2434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遲文麗.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教授兼教務長暨教學資源中心主任

銘傳大學於106學年度即參加教育部主辦「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迄今歷經三年多的發展和努力,主要是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改變及考招變革,期望本校在擇才時能重視高中生的多元表現、招生甄選有一個客觀標準,朝向「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選才,力求招生更具公平性、一致性及鑑別度。亦即在書面審查及面試方面,有一致性的標準工具,以達成招生的公平原則。評分上能兼顧給分的客觀性與鑑別度,以達審查的專業品質。經由招生管道規劃的機制與作業流程、強化招生單位功能,培訓招生專業人力,讓銘傳的招生作業更具專業化。

全面落實招生專業化

對於專業化招生的實現,本校積極與高中學校合作。在高中學生服務部分,除了一般性的專題講座、面試模擬、學群介紹、大師講座及營隊活動上,更進行招生的說明及宣導,讓高中生了解銘傳的專業化招生、學系招生標準及學系尋求哪些潛在特質的人才。此外,並教導高中生在學涯中如何探索自我、找尋興趣,自我規劃課業、培養核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自主學習等能力。本校每年與高中進行招生專業化的對話活動近50場,「教授出馬」專題講座、宣講學習歷程與專業審查活動,每年約300場以上,其中更遠赴離島金門、澎湖、馬祖及中國大陸臺商子弟學校與離島偏鄉高中進行對話諮詢及宣講。

在對高中教師服務上,銘傳大學進行教師共備課程的合作,本校教師協助高中教師規劃課程及培育高中教師專業。如八斗高中的個人理財、博雅盟三校(明倫高中、陽明高中、百齡高中)的個人理財與投資,以及林口高中媒體識讀、恆毅高中傳播應用、小港高中的物聯網等合作。

▲ 銘傳大學與博雅盟簽約儀式。(銘傳大學提供)

強化教學創新 實作教育特色

除提升高中學生及教師的服務外,本校亦積極自我提升,期將銘傳的教育品牌推向國際。2010年獲得「美國中部各州校院高等教育評審會」通過,成為亞洲第一所美國認證大學,教育部於2013年7月核准銘傳設立美國分校,成為臺美兩國政府共同核准的唯一境外大學。銘傳大學教育一直以學生為本位,提供科技化教育環境,以教學創新、實作教育,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與技能為方向,期望學生畢業後,成為社會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人才。

因應少子化環境的危機,學院、系積極發展特色,透過差異化及特色化的作為,以因應環境的變革與挑戰、突破招生的困境。包括強調「創新教學」,推展創新課程及跨域學習,教師致力於教學與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具有創意與創新的教材;運用最新的資訊技術,建設智慧校園。學院、系主要的特色,包括資訊科技、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跨境電商、VR虛擬實境、融媒體、新媒體、智慧醫療、新型農法、動漫文創、減災築構、國際觀光、休閒遊憩等,融合學界與業界之師資,共同培育跨領域的創新人才。在跨域教學創新策略上,融合產業以達跨域教學的加乘效果。銘傳開設的跨域課程包括微型學分課程、產學融入課程、跨院課程及跨院學分學程、專題實作及實務,輔以產業專題及創新創業融入產業環境,全面接軌產業與全球實習就業,讓學生將大學四年的學習有效運用於職場實務。

為使各項招生作業能符合招生規範,並契合招生環境的變化,訂定招生人員培訓計畫,定期進行各招生人員之培訓工作,藉以改善招生流程、強化招生品質、建立招生共識。本校透過教育訓練進行招生專業化知能培訓,擬定合適的招生策略,快速迎合招生環境改變,以期招生立於常勝之地。

以能力為導向建置評量尺規

為強化招生專業化各項業務的推動,本校成立招生專業化推動小組,負責策略制定、方向研擬、計畫推動及擇才尺規的資料分析。招生專業化小組為校、院、系三級的配置,校級以招生專業化辦公室為主軸,往下推動至學院及學系,進行理念宣達、共識凝聚、試務工作SOP的落實及新課綱與評量尺規發展知能等活動的辦理,由校到學院到學系確保各層級對招生專業化的支持與認同,以達招生專業化之效。亦成立招生專業發展社群為各學系種子教師、行政人員互相分享訊息及經驗的管道。包括評量尺規、十二年國教課綱、高中學習歷程、多元擇優、加深加廣、差分處理等招生相關的知識分享、訊息傳播、問題及決策討論等管道。

評量尺規的建置,透過招生專業化專案小組研擬,提出建置的思維及設計原則,包括尺規應融合學系特質、應納入業界對學系畢業生能力的要求、應切合高中的學習脈絡、應簡單明確易於操作,及應融合專家意見。學系依此思維及設計原則進行評量尺規建置,本校46個學系依此原則完成招生評量尺規的建置及發展。

以觀光事業學系為例,其教育宗旨為培育未來觀光菁英的搖籃,教育目標的具體內涵包括奠定理論基礎、強化實務訓練、具備敬業態度、服務熱誠、觀光旅遊專業及國際視野,並參考產業對人才需求的方向,訂立評量尺規評核的面向,包括自我學習能力與成果表現、人際互動與領導統御能力、追求卓越與成就之能力,以此作為高中生進入觀光事業學系潛在學生擇才的方向。學系依此方向規劃出細部評分指標、具體內涵,並依學生達成的狀況、強度給予不同等級得分,而形成該系擇才標準。

銘傳大學的評量尺規,全面以能力為設計導向,主要是呼應九年一貫的基本能力及108課綱核心素養在知識、能力、態度上的養成。能力導向的評量尺規為一綜整性評量尺規,重視高中生的多元適性,多面向參採高中生任一面向優秀表現,納入評量考核。本校尊重學生不同面向的發展及興趣,各面向優秀表現在尺規甄選項目上都有相對應的優秀得分,希望不同面向優秀的學生都能進入本校加以培育,經過本校專業領域及學用合一的培養,進入社會能貢獻所學。

以企業管理學系數位經營組為例,聚焦於數位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育,所需要的學生特質除了需具主動、探索、溝通的能力外,特別重視邏輯能力,故企管系數位經營組的尺規評量面向包括了自我學習能力、互動溝通能力、邏輯能力三個能力面向。除了透過學業成績了解學生自我學習態度外,更重視學生在校的競賽、社團、幹部、校外活動、服務等所呈現的互動溝通能力,及高中在校的學習歷程、學習反思及其他多元表現對邏輯能力的呈現。又如應用英語學系以語言溝通能力、學習探索能力及思辨能力為其選才標準。

(銘傳大學提供)

銜接高中大學目標 建立評量標準

本校的面試活動亦設有面試評量尺規,主要是呼應招生專業化的精神,招生作業力求公平、公正、公開,審查標準具備公平性、一致性,故面試時各學系皆有面試評量標準。考量面向包括高中生的個人特質、個人能力、科系的認同度及專業能力表現,以此評核學科能力測驗及書面審查無法呈現的能力。如個人特質上了解學生的人格特質、價值觀及學習態度;個人能力上了解學生的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及特殊才能;並了解考生對科系的興趣、校系認同;及專業能力上之專業潛力、專業成熟度等為面試的評分指標。對於評分標準亦會設計多組的面試題目,作為委員在面試提問的參考。

在共同培育人才上,高中的培育應與大學培育目標相銜接。本校培育的目標為強化專業知識、培養專業能力及人才,注重學用合一。學系期望高中生具備的基本素養如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參與社會、相關的知識、技能、價值觀、態度及習慣養成,能在高中完備。高中端學生之培育影響著大學端的選才,更對大學培育學生的課程規劃、內容及方法有其影響。銘傳大學109年起積極推展到高中觀議課,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高中現場活動,了解高中及課程的變革,推動學系重新思考課程架構、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及教材工具,進行課程的調整與提升,透過課程變革以達與高中培育相銜接的目標。

培訓招生專業知能 模擬審查交流互動

在招生專業化優化機制中,本校招生專業化為求審查標準、審查工作、招生作業及態度上能更精進且嚴謹,設計了相關措施,期望招生更具專業性。為了普及招生專業化的知能及培力,本校廣邀學者、專家入校演講,分享經驗,包括評量尺規、十二年國教課綱、高中學習歷程、多元擇優、差分處理等資訊,近期更廣推教師入高中觀課,並邀請高中端專家分享108課綱課程規劃於施行概況,包括加深加廣、校訂必修、多元選修、社會/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及自主學習的多元表現及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等面向的經驗分享,以期學系所設計的書面審查尺規及面試尺規的評分指標,能貼近高中生學習脈絡。

為確認評量尺規適合高中教育現場,本校每年廣邀高中端百位以上教師進行評量尺規的交流互動,協助本校校正尺規,力求評量標準適合高中生所學,且不論是生源高中、區域高中、非區域高中都能適用。透過高中端教師大量參與擇才標準的制訂,以期增強尺規的專家效度,並增加評量尺規的適切性。

本校強化招生參與人員的教育訓練,落實訊息傳遞及完善推行,除專題演講、工作坊及經驗分享外,更要求學院學系種子教師、書審、口試委員、行政人員參與培訓。評量工具的建立及修正應通過學系招生委員會的認可,且全系老師皆需知曉且認同,取得全系的共識。本校設立招生專責社群,將院系、教師、招生單位及相關行政人員圈為一社群小組,共同研擬法規、分享知識、討論問題、傳播問題解決方法。本社群已成為社員聯繫、資訊分享、交換構想的管道,使得招生專業發展的選才做法更臻完整、公平、具效用。

本校所有學系皆進行尺規的模擬審查工作,以為檢視尺規訂定的可行性及適用性並適時調整,以期評量尺規符合學系對潛在學生擇才的要求。各學系推選出去年有擔任書審的委員5位,選定過往甄試學生的申請資料,依高、中、低分三組,各取5-10份,以現有的評量尺規進行審查,了解現有的評量尺規是否一樣能夠分出高、中、低等級,並了解成績差異的原因,用以校準尺規。除此,為了避免單一委員評分極高或極低主宰審查結果,也避免不同委員間評分不一致,導致差距過大的問題,所以進行差分處理,差分制度的設定及處理方式,學系皆有明確的規範,包括組內差分及組間差分,以期審查更具一致性及公平性。

學系亦進行尺規的評分訓練,以確保書面審查及口試作業的一致性及客觀性,平日學系固定安排訓練時間,讓評分委員了解評量尺規、審查標準、給分原則及審查的相關規定,以強化評分員訓練,並達成共識,甚而在書面審查或口試當天,都會再加強評分說明,藉此提醒,以期作業順利進行,達到給分的一致性、具鑑別度。各招生學系將評分項目及評分參考公告於本校招生網頁上供考生知悉,統整審查重點,建立書面及面試審查資料的準備指引,協助考生聚焦撰寫及準備。

(銘傳大學提供)

E化事務系統 校務研究精進選才策略

資訊系統可有效進行資料處理及作業管控工作,透過E化的試務系統,不僅可減少人工處理的錯誤,更可方便彙集、傳送資料,使試務作業流程更完整,溝通聯繫更簡便,可降低人為失誤、隨時掌握作業進度或重要訊息。本校為減少及改善書審及口試作業繁複瑣碎、龐大的參與學生及教師數、繁雜的評量尺規細項給分、減少核對工作、提供立即統算分析、降低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及壓力等,已開發完成「招生專業化整合處理系統」,其包括個人申請書審、口試、統算處理系統、甄試招生網路系統、招生專業發展網站平台,以期提供更彈性、自動化、切合使用者需求的功能,達到系統的效能及效率最佳化。系統施行後,學系秘書、行政同仁、參與委員均給予高度的肯定,在處理時間、統算的正確性、統計表格及分析圖表的即時性等,協助老師在有限時間內進行高品質審查。

本校成立校務研究辦公室,透過校務研究追蹤分析各招生管道/分組入學學生表現,以改善本校選才策略與指標,以為招生策略實施及修正的方向。並有完善的PDCA(Plan-Do-Check-Act)招生分析管理流程,每年皆會檢討、研擬招生策略,以改善並制訂新年度的招生計畫,近年來在各類管道的招生皆有亮麗的成績。透過校務研究追蹤分析各招生管道/分組入學學生表現,從而改善選才策略與指標,並創新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促進招生策略及課程教學之緊密結合。

學生甄選結束後,對於學生入學前的資料及入學後的表現,本校透過校務研究分析,分析學生入學後的成績、學生是否適性就學、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符合學系的期待等,作為審查評量尺規修正的參考依據。招生分析分為生源基礎分析、學習成效分析、招生策略分析及評量尺規各面向招生有效性分析。在生源基礎分析上,聚焦於多元入學管道、生源區域、家庭社經背景、高中生源、及板塊挪移等招生結果分析。學習成效分析上,討論入學管道就學穩定度、入學管道學生學業與非學業表現之學習成效、弱勢學生學習暨輔導成效、入學管道學生UCAN就業職能表現、入學管道學生畢業流向及學用合一等之學習成效分析。而招生策略分析上,了解各招生管道名額調配策略、各招生管道檢定標準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分析、扶弱輔導及助學措施研議、在地連結合作機制研議及招生宣傳成效分析的成果。

選才育才緊密結合 創造師生產業三贏

大學表現與評量尺規有效性分析上,主要探討評量尺規的檢定分析、透過評量尺規所選學生入學後的就學穩定性、學業表現、多元表現之分析,包括所選學生在高中時態度、學業及多元表現的分析、了解高中表現與評量尺規有效性及影響、了解大學表現與評量尺規有效性、了解高中表現與大學表現的相關性分析等,作為未來評量尺規面向及指標有效性的縮減,找出評量尺規關鍵成功指標,讓尺規更具效益及可用性。

在課程與招生策略上,本校以數據與事實為基礎,分析資料倉儲中彙整納入高中端學生修課歷程及多元學習表現資料,並進行整合分析,於課程管理系統上追蹤學生上線頻率、瀏覽網頁、停留時間、學習歷程等,讓老師了解學生課程的強弱點,作為教學、課程的改進方向,以此調整授課內容,以確保學生學習成效的最大化。分析資料亦納入畢業生追蹤調查資料,了解學用配適度與薪資滿意度與現職滿意度之關係。

透過逐步資料收集、擴展、推動及實施,確保學生學習成效,強化學校競爭力。進一步透過科學方法與統計,對問題做出解釋,並提出招生策略及育才策略,以作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改進的決策依據,以此做為創新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的參採因素,促進招生策略(選才)及課程教學(育才)之緊密結合,進而逐步邁向學生、教師及產業三贏的局面,落實銘傳大學的教學目標。

▲ 銘傳大學於林口高中研習營。(銘傳大學提供)

全校投入招生專業化行列

推動招生專業化上所使用的評量尺規,銘傳大學在100年通過美國「中部各州校院高等教育評審會(Middle States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MSCHE)認證上,即已規劃在非考試科目的給分上即採用評量尺規為計分標準,如口試、專題研究、畢業製作、實習實作等科目,已有使用評量尺規的經驗,故校內老師對評量尺規的接受度非常高。所以本校11個學院36學系及7個學士學位學程,共計66系組皆參與招生專業化,全面採用評量尺規進行選才。

本校書審及面試皆設有相關的評量尺規,且以能力導向為評量依規。66學系組依據校、院、系的招生目標、專業性質、人才培育特色與選才需求,並配合招生策略及育才策略,參採高中課綱與學生學習歷程及多元表現,規劃、整合個人申請入學時的書審及面試評量尺規及選才標準。優化後的評量尺規須送系務會議報告,徵詢學系教師的認同,做為學系招生選才的依據。透過各學系網站公告招生評量尺規,並匯集各學系招生評量尺規於校的招生網站,供考生查詢了解各學系的選才需求。

學系書面審查占第二階段總成績方面,所有學系比例均高於20%。計有36學系為20%、9學系為25%、13學系為30%、1學系為40%、2學系為45%、6學系為60%。對於招生專業化的實施,本校66個學系組全面配合且積極進行。

呼應變革 持續優化評量尺規

在招生專業化優化機制下,招生專業化知能培力及教育訓練上,每位主管、行政人員及種子教師皆參與培訓,包括全校行政及學術的一、二級主管、院長、系主任及所有種子教師。評量尺規的擇才應用上,學系反應評量指標具明確性,每位評審者確實能更聚焦於評選的範圍,且書面審查及面試的評選較以往更易施行。

本校各學系都完成尺規的模擬審查、差分檢核及評分員訓練,且E化的「招生專業化整合處理系統」已開發完成上線實施,參與人員給予高度的肯定,在評選作業給予高度肯定。

對於教育環境的改變及108課綱的變革,本校將因應變革,進行評量尺規的優化,將新課綱所培育學生的能力,進行參採、納入尺規考量,並積極進行課程架構、課程內容及教學評量的精進,讓本校培育目標能與高中素養相銜接。

檔案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