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蘇玉龍: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767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池俊吉、郭玟杏、俞子翔
圖/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提供

問:請問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意義與目的?

答:大學設立的目的在於「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大學法》第一條的開宗明義就是如此。長久以來,大家可能早已習慣大學的功能係以學術研究、人才培育方面為主。但其實研究、教學、提升文化,以及服務社會這些面向,都需要均衡發展,並藉由擴散和延伸大學力量來發揮更大影響力,促進國家的發展。

現代公民社會形塑了大眾對於大學公共性的公民意識,認為大學的功能就是要服務整個社會。所以如果在大學的治理中沒有納入大學社會責任,那麼大學就會變成以前大家所謂的「象牙塔」,長久下來,大學就會很難得到社會的共鳴。換言之,如果大學沒有服務社會、回饋社會的話,未來社會對於大學的支持力道就會減弱。於是,教育部開始推動USR計畫,鼓勵大學鏈結地方的產官學,並且協力合作。如此一來,如果計畫執行的好,除了能為大學帶來更好的名聲之外,也能夠使大學取得更多的資源。

從教師面來看,雖然大學老師的學術、教學能力都很優秀,但卻比較容易缺乏社會上的實務經驗,使得課程的設計比較缺少現實環境面的問題。當老師的問題意識不夠強的時候,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就會比較弱。執行USR計畫對老師的教學來說,也能夠達到補強的功能。至於在學生面,一般來說,學生進到大學,主要目的就在於學習專業知識,並得到學歷與文憑。但是學生們有沒有學習到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能不能主動關心我們社會上各個角落的問題與社會的需求?如果學生們不知道,就會使得他們比較難跟社會的需求來連結,就會無法貢獻所長、回饋社會,未來進入職場,自然就產生學用落差。而USR計畫,目標就是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議題意識,並且在老師的指導下培養責任感,甚至提升他們視野到全球公民的層次,使學生國際化。事實上,在執行USR計畫的同時,也在培養大學生對社區的關心、對民眾的服務,USR就是大學的品格教育。我認為大學投入USR計畫,對老師自身的成長、學生將來的發展都有幫助。整體來說,USR計畫可以為整個大學的經營帶來新的契機。

延伸計畫主題深度 加強國際連結

問:請問我國大學社會責任的規劃與推動作法?

答:從歷史進程來看,教育部推動USR的政策規劃可分為三期,屬於漸進式的規劃與作法,分成2017年的示範期;20182019年的第一期;以及20202022年的第二期。在示範期時,所有的大學都能夠參與USR計畫,政府採用競爭型的經費來鼓勵學校執行這個政策;第一期則是根據一開始的示範期,將計畫劃分為種子型、萌芽型與深耕型三級,讓學校去爭取。而在計畫主題的部分,則要求與社會的情況與需求相扣合,例如:永續環境、在地關懷、產業鏈結、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等;到了第二期,則因執行三年的種子型計畫已經有所提升,所以我們在執行面進行了改善,將計畫分為萌芽型、深耕型二種。同時,又增加了另一個國際連結的維度和面向,將計畫分為大學特色類與國際連結類兩種。因此,我們能夠以萌芽與深耕、大學特色與國際連結兩個軸向,將第二期的USR計畫分為四種,即大學特色類萌芽型、大學特色類深耕型、國際連結類萌芽型、國際特色類深耕型。

在主題方面,則是在原本的四種社會實踐主題中,再加入文化永續作為主題。雖然我們現階段是以這五種主題為重點項目,不過學校還是可以提出其他社會實踐相關主題。而在四種USR計畫中,大學特色萌芽型,即占目前所有執行計畫的83%;深耕型與國際連結類三種,則占17%。雖然深耕型與國際連結類延伸的計畫較少,但其份量比較重、經費也比較多,所以要承擔的責任也比較大,除了需要中長期的執行效益評估報告外,還要推廣、辦理地區的共同培力活動。此外,針對各校其他一些不夠完整的計畫,我們也在第二期給他們有培育的機會,我們稱作USR HUB,它包含了一些有潛力,但比較初期、比較新的計畫。由於第二期已經取消了種子型的USR計畫,所以HUB計畫就需要由各個學校自己去進行培育。

結合校務治理 提升社區民眾參與

至於在USR推動作法方面,則包含五大重點:第一,USR校務支持的重要性。大學本身是否重視USR,對於USR的推動十分重要,因為大學具備帶頭的領導作用,能夠領導整個學校的老師、學生,並能夠影響、協助在地的社區民眾;第二,鼓勵老師成立教師社群,建構一個提供教師集思廣益的場域,將各自不同的專業整合,並藉由觀察社會各個面向來了解社會的需求,投注力量進行協助;第三,USR相關課程的開設。學生是社會責任推動的種子,學校必須開設相關課程,讓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到社會上與社區民眾進行接觸,貢獻課程所學,使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第四,提升社區民眾的參與度。在社區中的士農工商,大家各自都有不同的專業、不同的想法與不同的興趣,所以學校必須要去接觸社區的民眾、與他們互動,然後了解他們、引發他們的問題意識,讓他們知道社區的情況與問題,以及可能有哪些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方式和社區民眾進行討論,讓他們產生問題意識,並給予他們一些建議。那麼當這些建議符合民眾的需求、對他們有幫助,並符合學校的發展宗旨時,就能夠形成一件USR計畫。

在執行USR計畫時,不能只是孤芳自賞,學校間必須相互交流、共享資源,而那些執行比較好的學校,也需要進行典範轉移,將好的模式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這樣的經驗交流、資源共享與典範轉移即是培力的過程,讓大家能夠相互協助、共同學習並培養力量。

此外,正在執行中的USR計畫第二期階段,我們加深了國際連結的面向。使用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為國際連結指標,並藉由零飢餓、消除貧窮、氣候行動、性別平等、優質教育、減少不平等、良好健康與福祉、乾淨用水及衛生、永續城市及社區等共同主題,與全世界的夥伴進行共同的討論及學習,這也是國際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專家學者完成審查 計畫團隊進行追蹤

問:請問大學特色深耕型以及國際連結類計畫的評選與審查標準?

答:無論是萌芽、深耕,還是大學特色、國際連結,都屬於深度、廣度的問題。在計畫書的撰寫上,首先它需要符合聯合國SDGs的主題,當然其他USR主題也可以,這方面我們是比較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讓各校自己選擇要投入的議題。至於執行計畫經驗的有無,是否與計畫的評選有關,我認為經驗本身跟計畫書的撰寫,會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以暨大為例,我們跟地方共同經歷了921地震,大家一起努力進行地方與學校的重建,培養了彼此間水乳交融的關係。我們透過當時的社區營造、地方振興,到現在更深、更廣的USR計畫與地方密切的互動。我們的計畫結合了地方政府、社區民眾、各級學校,以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間產業,所以我們撰寫的計畫書,是與地方血肉相連的。我們在計畫中投注了許多的生命力,它自然一定會有能夠打動人心的地方,這也是孔子所說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在計畫的評選方面,我們有客觀的專家、學者群體進行協助,這個量體十分龐大,他們都是在社會上具備熱誠、經驗及能力的專業人士,能夠提供我們很多很好的建議。在USR整體計畫的推動架構下,有負責行政,也有負責審查的人員,甚至是經費審查的部分,他們提供了計畫向下運作的政策執行方向。所有的申請案件,除了經過專家討論外,都還會再歷經嚴謹的遴選、審查過程,可以說我們現在看到正在執行的這些USR計畫,都是經過相當程度的錘鍊,並從中脫穎而出的。

而在審查之後,後續執行過程,也會再由我們推動中心團隊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訪視。這個訪視本身,即是與計畫執行人、老師、學生、利害關係人一起到計畫現場,共同檢視計畫的場域及成果,並由專家依照不同的計畫類型,給予不同的要求與輔導,以校務支持、教師社群、學生課程、社區民眾的參與、執行學校間的經驗交流等指標來檢視。如果計畫屬於國際連結類,我們就會加上檢視他們與世界各國家推動聯合國SDGs的成果。

正視地區民眾需求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問:請問學校在推動計畫時,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解決問題?

答:USR計畫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為地方服務,解決地方問題。如果學校在執行計畫的過程發生一些狀況,無論是執行單位自身的問題、量能不足,還是社區民眾的需求問題,這些情況多少都會發生。就推動中心的立場來說,一般我們會先去進行了解,但仍以較為客觀、沒有直接涉入的方式來進行溝通與從旁協助。

至於執行計畫遇到的困難,以暨大在執行計畫時為例,學校所在的桃米里鄉親,就曾經向我們反應他們沒有自來水,而自來水公司所提供的最近取水方案需要經過暨大的校地。要讓自來水廠能夠在校地內挖管經過,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但我們仍必須正視民眾的需求,所以我們就著手與自來水公司商量作法,同時也向教育部尋求法規面的同意與指導,按照程序一步一步來進行解決與實踐,最終讓桃米里的鄉親有自來水能夠使用,這也屬於聯合國SDGs中「乾淨用水及衛生」的一環。所以,在執行USR計畫時所面臨的問題,基本上是需要各個執行學校自行設法解決,同時也是培養社區實務問題解決的能力。

提升大學社會責任自覺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問:請問您對於國際上大學社會責任的推動作法及其亮點的觀察?

答:事實上,近幾年世界各國大學對於大學社會責任的自覺逐漸提升,可以說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在各大學間蔚為一股風潮。歐洲在20122014年間,即提出「大學社會責任架構」,以培養大學學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能力;美國、加拿大則是在2010年開始推動與大學社會責任有關的措施,最主要是著重於永續發展,推動永續環境、永續社會及永續經營。這也是現在產業界最重視的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ESG),可見世界上大學的發展終究會走向同氣相求的道路。美國、加拿大是以世代責任的概念來談永續,所謂的世代責任即是說明每一個世代皆有責任,我們必須要對往後的世代負責;在日本,大學社會責任發展係由COCCOC+COC+R,他們稱作地方創生。而在國際交流方面, USR推動中心於20211116日,與科技部人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共同舉辦了「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的活動,在我國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親臨致詞見證下,臺灣6校、日本4校代表於臺北完成跨國遠距簽約儀式。可見目前全球正逐漸形成大學社會責任的網絡,我也希望臺灣的USR未來也能夠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這些國際組織在推動USR的方式都有共同點:第一,把USR融入校務治理的發展計畫,與校務治理相結合;第二,大家都是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第三,重視學生的一般素養、職場知能,以及對於地方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實踐力;最後,則是關注永續發展的研究。因此,我們在執行USR時,必須要將地方政府、社區民眾、各級學校,以及地方的民間產業相連結,並以大學作為核心,透過產官學研的合作,一同協力進行大學社會責任的實務運作。

建立評估指標 共享計畫資源

問:請問如何評估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成果與效益?

答:事實上,這一點是我們現在必須努力的方向。因為政府提供了這麼多的經費作為誘因,也有這麼多的學校投入,民眾也有所期待。所以USR計畫的執行成效究竟如何,是一個必須要建立的指標。我們對於計畫成效的衡量有很多種,最普遍也最明確的一種,就是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包含:辦理了多少場活動、多少人參加、有多少師生投入、開設了多少課程、使用了多少經費、有多少學校配合等。KPI是一種指標,但我認為還不夠,因為這些產出的影響力有多大?就是另一個需要關心的議題。所以不只透過KPI,我們也使用其他的方式去檢視、呈現計畫的成效,例如: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目標與關鍵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OKR)等。但由於每所學校執行計畫的性質有所差異,這部分的評估方法與效益指標目前正在逐步建立當中。

此外,USR推動中心的網站(https://usr.moe.gov.tw/)也將設立效益評估專區,用來匯聚各校的經驗,讓大家共同討論,進而相互影響、產生共識,並展示出各個學校執行USR計畫的中長期效益,這個也算是我們目前的現在進行式。換言之,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們正在建立這個評估影響力與成效的系統與指標。首先,我們需要協助各大學建立自我評估的能力,並建構中長期評估的參考系統。但更重要的是,要促進USR計畫實踐成效的擴散,讓社會大眾了解USR計畫的推行,以及它能為學校師生、社區的利害關係人帶來什麼改變。

我們實務上執行的重點有:一、辦理效益評估的相關培力活動與工作坊;二、邀請計畫進行效益評估的個案研究;三、邀請已經有中長期效益評估經驗的大學進行交流分享;四、於USR推動中心的網站建置效益評估專區,分享包含:中長期效益評估的作業辦法、相關報告書、培力活動、評估工具資源,以及國際大學社會責任聯盟的項目、資料等,提供USR夥伴學校能夠快速、有效率地找到可參考應用的相關知識,以利未來進一步系統化、質化量化並陳來呈現USR的效益,並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進行檢視,作為教育政策精進的參考指標。同時,更要建立與國際對話的各種管道,達到USR成果擴散的目的。

問:是否有其他要與大家分享的建議或提醒?

答:希望社會大眾可以將我們在執行USR計畫上的缺點反饋給推動中心,讓我們得以檢討、改進;同時如果有看到計畫中好的部分,也希望大家能夠將計畫執行的優點回饋給學校,以此來鼓勵他們。此外,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將USR計畫的精神和理想進行推廣與擴散,進而達成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的目標。

檔案下載

  • P1-5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蘇玉龍: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pdf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