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從「三漁興旺」邁向全球海洋科學與永續發展研究頂尖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策略與願景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525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許泰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
  曾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博雅教育組副教授

教育部自2017年起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ojects, USR Projects)」,旨在大學校園「鼓勵發揮專業知識及創意,改善學用落差;促進在地認同與發展,進而邁入接軌國際之願景」(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2021)。在教育部的支持及指導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執行「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歷經試辦期(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執行期第一期(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執行期第二期(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永續經營與成長茁壯,不僅提升全校師生團隊深耕基隆、馬祖列島及貢寮地區的廣度與深度,更使本校的發展特色從以「海洋為主體,但不以海洋為限」蛻變成為「全球海洋科學與永續發展研究頂尖大學」!

在執行USR計畫的歷程中,本校計畫團隊秉持「強化國際鏈結人才培育」、「共建場域永續發展方案」、「提升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帶動在地創造共同記憶」等四項策略,培育新的特色研究團隊、擴大國際連結規模、加值地方特色產業、轉變學校治理機制、改變創新教學現場、促進師生創新創業、提升產(業)學(校)研(究)社(區)合作網絡密度與運作效率,顯著提升本校的社會影響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c;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1b)。同時,「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的執行經驗與運作模式,也成為本校執行後續各項USR計畫及相關國際∕社區連結事務的參考範例及標竿學習對象。

校務支持平台化:整合資源提升「社會關懷」核心能力

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10-114年度校務發展計畫》中,將核心能力培養目標設定為:培養「『具備國際競爭之專業能力、創造能力、執行能力及社會關懷能力』之核心能力的優質人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a)。依據此目標,本校設立「社會實踐辦公室」,由校長親自督導,莊季高副校長負責統籌考核全校四件USR計畫執行進度(1件為國際連結類萌芽型,3件為大學特色萌芽型計畫),協調跨單位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培育符合現代地方創生之人才,與當地機構建構在地創新生態體系,以雙向交流模式推動國內外場域發展成長。

由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所屬各項USR計畫場域「包山包海」(包括基隆、馬祖、貢寮及宜蘭),社區的問題與需求不一,故以下列治理機制進行整合協調(參見圖一)(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c;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1b):

一、設立社會實踐辦公室、設置創客空間

設立社會實踐辦公室,整合全校USR計畫相關事務與團隊,由業管副校長監督,使在地實踐與校務推動融為一體。同時設置創客空間、未來教室與學生實習商店薈萃坊等空間,提供學生激發創新創業靈感。每年定期出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年度報告」。

二、召開計畫聯席會議,掌控計畫執行進度

每兩個月召開全校USR計畫聯席會議,與高教深耕計畫定期舉辦跨計畫協調,適時給予教師協助、引介社區資源,帶領團隊建立共識且前進之願景。

三、成立教師社群

藉由USR計畫聯席會議媒合教師組成教師社群,由執行USR計畫資深教師引領USR Hub教師,以「母雞帶小雞」的概念,帶領執行計畫教師進入社區,加速在地關懷、落實社會責任。同時透過辦理工作坊方式,進行創新課程教學、鏈結在地社群、推動社區產學合作、多元化服務學習與人文關懷行動等方案,扎根社區,落實大學投入社區之社會責任。

四、建置溝通平台機制

與地方重要合作夥伴貫串,從政府單位、各地區協進會及地方產業系統等,舉辦「公民會議」,形成與社區的溝通橋樑及運作模式,彙整地方產業對於技術開發與創新育成之需求,進而透過社會實踐辦公室引介資深及中壯年教師團隊對接,投入解決地方產業問題,提高教師對社會貢獻度。

在地全球化:對接SDGs提升國際合作與特色研究

2020至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國際實體合作交流具有不小的衝擊,但「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團隊在計畫主持人莊季高副校長的帶領下,於各個層面致力提升USR計畫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b;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1a):

一、對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基於社區需求及本校特色研究領域,「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團隊從SDG 4(Quality Education)、SDG 11(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及SDG 14(Life below Water)等目標出發,作為與國際產官學研合作夥伴對接的共同目標與任務,同時也作為本土場域的實踐目標。

二、視訊會議共培跨領域人才

透過視訊會議辦理一系列跨國培力工作坊,邀請日本產官學界參與研討,對「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各子計畫團隊及修課學生進行跨國培力訓練與經驗分享。特別的是,在「臺日地方創生社區種子培力工作坊」,日本山形県高畠町寒河江信町長特別以視訊影片致詞,進一步強化臺日雙邊關係與深厚友誼。

三、國際經驗課程導入與跨校國際交流

將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導入多門社會實踐課程中,培訓地方創生種子學生。並與國立政治大學IMAS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合作辦理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國際工作坊(六國學子共同研討及實地考察),由種子學生以全英文方式將日本、臺灣地方創生經驗進行簡報與跨國交流。

四、參與臺日大學聯盟促進跨國合作

參與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平台,提升與日本夥伴學校合作深度及臺灣夥伴學校合作廣度,並簽署跨國合作備忘錄(MOU)。

五、以跨國研究團隊提升友邦產業技術水準

建立跨國研究團隊將重組性AP-1蛋白分子塗層於飼料中之研究,與越南肯特大學水產養殖暨漁業學院進行技術交流,並規劃將此研究進行臺灣海洋大學─越南肯特大學田間試驗,提升肯特大學養殖基地教學與技術能量。

六、建立跨領域國際研究團隊

辦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高知大學研究交流研討會」、「全球永續發展、臺灣經驗與在地社會責任國際論壇」(與台灣發展研究學會合作)、「視訊交流會議」、「共同培力系列活動」等跨國學術活動,提升本校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印尼艾爾朗加大學、越南肯特大學、越南芽莊大學等知名學府的跨領域合作,建立國際研究團隊,提升臺灣在全球永續發展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聲望。

經由上述突破疫情限制的國際合作策略,「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團隊將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導入、擴散至每個子計畫研究團隊,也將本校特色研究團隊的專業知識與研究成果輸出至東協國家,持續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b;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1a)。同時,以上的計畫成果有效地提升本校在永續發展研究的國際能見度,吸引我國友邦及國際知名學府與本校聯繫洽商國際交流與合作事宜。例如:2021年9月14日,我國友邦聖露西亞大使館羅倫大使(Ambassador H. E. Edwin Laurent)及克莉沙二等秘書(Cleisha-Bernise Springer),為了聖露西亞所面對的馬尾藻問題(對該國漁業及海洋生態有巨大衝擊),特地至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參訪,聽取本校藻類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簡報,並考察海洋生物培育館以了解藻類的生態與特性,共同探討因應氣候變遷問題的各項永續發展解方,以建立長期的跨國合作夥伴關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2021)。

生態生活生產:成為促進區域發展與永續環境的引擎

基於《校務發展計畫》及日本地方創生經驗的知識學習,「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團隊遵循「持續培育符合現代地方創生之人才,與當地機構建構在地創新生態體系,以雙向交流模式推動國內外場域發展成長」的全校性USR目標,推動實踐場域的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均衡發展」策略。2021年在以下領域展現豐碩的執行成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b;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1a):

一、共建場域永續發展方案(生態、生活)

(一)開發海洋生物復育技術:在貢寮區漁會及在地漁民的幫助下,在東北角潮間帶蒐集到在地的紅嬌鳳凰螺種原。研究團隊突破繁養殖技術,成功開發東北角海域原生種「紅嬌鳳凰螺」的人工繁養殖技術,未來將紅嬌鳳凰螺放流至東北角海域逐漸擴增海域資源。

(二)推廣海食教育:完成藻類(麒麟菜、小衫藻)教案,透過開辦潮學院、藻迷APP推廣國人基本概念進而改變觀念,同時協助基隆在地高中教師進行教案推廣,促進大眾對於海洋的認識。

二、提升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生產)

(一)科技導入,創造海洋新經濟:

1.九孔鮑產品開發:為避免九孔鮑產季問題,解決產期過度集中,團隊導入業界技術支援,成功開發「雞湯雙享鮑」、「九孔鮑干貝醬」的九孔鮑伴手禮,提升魚產運銷效率,提高國產水產品的競爭力。

2.廢棄藻衍生再利用:團隊結合學術與產業思維,將魚塭廢棄藻應用於製漿造紙,實現循環經濟與永續利用。

3.馬祖海藻保種及面膜產品開發:為能擴展馬祖海帶產業效應,建立海藻生技加值應用,團隊與北竿當地企業合作,從海帶培養、採收、加工萃取至產品開發,完成「馬祖海帶MK-II精華保濕活膚面膜」產品,於2021年9月起在馬祖北竿開始販售作為當地特色伴手禮。

4.龍蝦葉狀幼體人工飼料開發,提供國際廠商測試:為能克服龍蝦生長的特殊階段─「葉狀幼體」,經實驗室不斷試驗,今年度已成功開發龍蝦葉狀幼體飼料,使用此飼料可完整培育齒龍蝦(扇蝦)葉狀幼體期,日本龍蝦幼苗約27天,並規劃於疫情趨緩後提供國際廠商進行養殖測試。

(二)推廣在地魚貨:團隊製作魚貨再認識QR-Code,推廣基隆區漁會的魚貨行銷,提高民眾更加認識漁會販售之在地魚產品的特色以及烹煮方式。提升基隆區漁會能見度,同時為漁民增加另一個銷售魚貨的管道,增加漁民收益。

(三)開發綠色遊程:計畫團隊與「玉龍捌號觀光娛樂漁船」及「鳳凰旅遊」合作開發基隆嶼生態踏查暨淨灘遊程,遊程於旅行社上架,共同推廣生態永續觀光。

(四)推廣藍眼淚觀光遊程,進一步研究預測藍眼淚出現週期:藍眼淚成因解謎後,連江縣政府開始推動藍眼淚觀光行程,促進馬祖旅遊發展,均衡淡旺季旅遊人數。在預測藍眼淚現象方面,2020年在COVID-19疫情下由計畫協同主持人蔣國平特聘教授前往馬祖分享藍眼淚大爆發成因,持續培養在地民宿業者增進藍眼淚的相關知識,積累藍眼淚知識量能;2021年則藉由實驗室及馬祖海邊現場實驗開始分析預測藍眼淚出現時機點,提供當地業者開設導覽遊程的時間依據。

三、帶動在地創造共同記憶(生活)

(一)打造漁村新特色:執行團隊與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合作,持續發揚八斗子「薯榔海水染」的美好價值,繼2019年開設基礎薯榔海水染培訓課程將其納入在地旅遊行程;2020年開設進階培力課程;2021年架設薯榔染商品網站(https://www.badouzi789.com/)。將品牌以故事化方式行銷在地文化,最後讓社區建立能自我轉動的永續發展模式(圖二)。

(二)漁村健康照護:2020至2021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三軍總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合作,定期在馬祖場域、八斗子場域辦理義診活動、醫療講座、救命術訓練課程等。不僅培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老師學生、在地居民、漁工在生命急迫危險時救人自救的能力,建立漁村社區健康促進體系。同時,2021年度初步完成建置AI大數據健康分析資料庫,設計在疫情下能透過遠端監控持續照護馬祖地區居民健康。

(三)深耕馬祖,推動在地文化:

1.課後輔導安親機制建置:由於馬祖離島安親班及補習班甚少。2020至2021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馬祖校區與在地中小學合作,由馬祖校區的三系學生投入課後輔導教學,不僅可發揮自身所學,也可提升在地學子的學習成效。

2.推廣綠能科技教育:辦理綠能科技─風力、溫差發電機自製營隊,攜手北竿鄉塘岐國小、中山國中在2020至2021年度舉辦「綠能科技─風力發電機自製營」、「綠能科技─溫差發電機自製營」,讓在地學子體驗綠能科技的優點,期望能深刻啟發中小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培養馬祖的未來綠能科技人才。

3.提升學生敘事能力與鄉土認同:2020年辦理攝影美學工作坊,借由馬祖在地今昔照片的對照,帶領馬祖在地中小學生說出在地的變化,了解過去的歷史、文化;2021年辦理「漫畫與童話故事營」,透過漫畫與童話練習帶領中小學生寫出動人的故事,進一步培養學生敘事能力。

以上在地深耕的豐碩成果,充分展現本校在以下層面的社會影響力:⑴促使海洋資源復育逐步達成保育;⑵為漁民增加銷售魚貨管道、開發在地特色產品,協助在地創新產業價值、提高青年駐留場域意願;⑶漁村文化復興、社區健康促進。

在實踐場域長期投入的計畫成果,不僅受到媒體的關注及報導,更能協助社區組織自力更生永續營運。例如:在八斗子場域,計畫團隊與「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自2019年起合作培訓出50位基礎∕進階的薯榔海水染種子教師、開設薯榔海水染遊程及成立線上平台。豐富的社區營造成果在2021年3月吸引八大電視「台灣第一等」的拍攝與介紹,向社會大眾推廣該協會及薯榔海水染技藝。在2021年的農委會林務局總統植樹活動,該協會藍麗齡理事長於八斗子潮境公園薯榔攤位向蔡英文總統介紹薯榔染布傳統技藝。同時,2020至2021年9月,薯榔海水染遊程共開設36場1,038人參與,收益成長逐漸可以支持該協會的持續營運。

結語:邁向全球海洋科學與永續發展研究頂尖大學

USR計畫對於大學治理及社區發展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計畫團隊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的指導下,以「三生均衡發展」(生態、生活、生產)策略長期深耕基隆、馬祖及貢寮地區,並與日本、印尼、越南、聖露西亞等國建立國際合作夥伴關係,逐步提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臺灣及國際的社會影響力。

教師與學生是大學運作的核心,為持續提升全校師生對USR計畫的認同及參與,本校將持續強化計畫成果媒體宣傳、建立學生自我實現管道、完善師生參與USR計畫獎勵制度及鼓勵教師將課程設計結合社會實踐與SDGs指標,使大學社會責任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成為全校性的共同命題與使命。

前瞻未來,本校秉持初衷穩健推動「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國際連結類萌芽型)、「打造國際旅遊島:和平島及其周邊之地域創生與永續發展」(大學特色萌芽型)、「逗陣來貢寮─打造共生共存共享的山海美境」(大學特色萌芽型)及「智慧樂活水產村」(大學特色萌芽型)等四件USR計畫。本校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累積經驗性知識,持續結合特色研究團隊及跨領域國際研究夥伴,將場域的實務∕實作經驗轉譯成為實踐∕專業知識,逐步昇華成為對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頂尖研究工作。這不僅能為氣候變遷各項議題提供臺灣經驗與解決方案,更能實現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打造成為全球海洋科學與永續發展研究頂尖大學的新願景!

◎參考文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a)。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10-114年度校務發展計畫。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b)。教育部推動第二期(109-111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109年度執行成果報告書-國際連結類: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未出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0c)。教育部推動第二期(109-111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109年度執行成果報告書-學校整體推動成果報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未出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1a)。教育部推動第二期(109-111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110年度執行成果報告書-國際連結類: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未出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21b)。教育部推動第二期(109-111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110年度執行成果報告書-學校整體推動成果報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未出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媒體公關暨出版中心(2021年09月15日)。因應氣候變遷問題 聖露西亞大使訪海大共思解決良方。海大快訊。取自https://mprp.ntou.edu.tw/p/406-1017-65031,r1031.php?Lang=zh-tw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2021)。關於USR。取自https://usr.moe.gov.tw/about-1

檔案下載

  • P22-28 從「三漁興旺」邁向全球海洋科學與永續發展研究頂尖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策略與願景 pdf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