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從共森到創生之路──里山林下經濟網絡推動計畫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348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陳美惠.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森林為臺灣陸域最大生態系,臺灣的森林覆蓋率為60.71%,是全球平均30%的兩倍、全世界名列前四分之一,森林是臺灣自然環境極大的特色。森林周邊有許多山村部落,住民與環境長期互動,孕育出獨特的地方文化,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各地自成一格的里山的生活文化,構成臺灣多元的風土魅力。

長久以來,鄉村人們試著利用及管理自然資源來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如:農業、林業及漁業,試圖維持生計與自然間的平衡。然而歷經工業社會發展社會快速變遷,鄉村居民因就學、就業、就醫之需求等現實因素遷居都會區,加上近年來極端氣候的衝擊,居住與生活的環境產生改變,鄉村面臨人口老化及青壯年人口流失問題。原住民雖然僅占全球5%人口,卻是守護環境的關鍵。傳統原民土地涵蓋全球22%的陸地,卻坐擁80%的生物多樣性。原民傳統農耕文化蘊涵了生態環境調適與生物多樣性保全利用的智慧,然而,人口外移導致的農地棄耕,山林失去經營,傳統農業與山林知識在快速消失中,文化多樣性、生物多樣性與土地生產力都受到重大影響。

與森林共生的林下經濟

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於2010年10月於日本名古屋舉辦之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被提出,里山倡議鼓勵人們從事符合生物多樣性的生產活動,按照自然法則來維持社會經濟的永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讓人們得以穩定地受惠於大自然給予的回饋。里山倡議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性,找回原民傳統生態農耕模式,將能維護生態環境、恢復傳統農耕文化與吸引原鄉青農回流,有助於山村部落的傳統智慧與文化傳承。

霧臺(魯凱語:Vedai),位於中央山脈之隘寮北溪左岸,是屏東縣地理位置最高的鄉,人口約3,000人,90%為西魯凱族人,是西魯凱族文化的重心所在,區內總面積約為28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公尺以上,森林覆蓋面積達94%,保有最完整原住民傳統領域。霧臺鄉行政區劃包含:阿禮村、吉露村、霧臺村、好茶村、佳暮村與大武村六村,土地以山坡地居多,農業發展受限。由於社會變遷,霧臺鄉人口大量外流,尤其2009年因莫拉克風災霧臺鄉受創嚴重,許多族人遷居平地永久屋,留居霧臺原鄉僅322戶(30.4%),一次性的人口大量遷徙,讓霧臺鄉的環境與文化的維繫,更加雪上加霜。

霧臺鄉農業耕地有限,但卻擁有廣袤的森林環境。如何重新找回與原鄉部落的連結,善用部落族人的山林知識,從森林中找到機會,發展具特色的森林生產同時也維繫山林文化,我們採取的策略作法是發展「與森林共生的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的定義是「藉助林地的生態環境,在林冠下適度開放多種森林副產物的複合經營模式,甚至發展旅遊、環境教育、森林療育,顧及林木,充分發揮森林生態環境永續經營的綜合效益」。在維持森林植被、不施用除蟲、除草藥劑以及不使用化學肥料等友善環境方法下,容許在森林中適度經營段木香菇、養蜂、栽培金線連等森林副產品,使山村部落的產業經濟得以穩定發展。如此一來,山林留得住人、留得住文化,不但有助於文化多樣性與山林智慧的存續,也保護森林土地免於轉作非永續的用途。

在臺灣,林下經濟被列為政府振興山村、幫助偏鄉又可以保護森林的重要策略,目前正需要專業的投入研究及教學、推廣,以銜接地方社區發展需求。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簡稱屏科大)團隊透過大學的研發能量及教育的專業,計畫性的建立林下養蜂、段木香菇及金線連栽培等林下經濟發展的技術體系,快速接軌林下經濟政策,幫助更多鄉村社區啟動與森林共生的友善農業,也為臺灣山村找到因地制宜的地方創生方式,更希望培養年輕世代社區意識,重新連結人與地的緊密關係,搶救消失中的里山、再現里山光華。

以SDGs為校務發展核心,發展大學社會責任

屏科大校務發展中長期計畫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加上本校新設彈性學分制度、跨域學程、數位技術學習課程及強化國際交流等貼合產業需求,也讓學生擁有多元學習環境,以辦學目標三化:「專業化」培育具專業技術高階人才;「國際化」培育具國際觀的先覺人才;「全人化」培育跨域全方位人才,有系統落實於教師教學創新專業知識、特色研發及實踐社會責任,使學生課堂所學與實務得以相互結合,願意自主學習,也具有人文與專業素養、創意與國際觀及社會關懷(圖一),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一向是本校發展的重要目標,對於USR計畫的執行,學校提供研究團隊所需的校務支持。

完善大學社會責任支持制度,建構校級USR整合與協調機制

本校自推動大學社會責任以來,設立跨域協調單位──跨領域特色發展中心(簡稱跨域中心)協助教師申請與推動計畫相關行政業務,逐年調整改善教師支持制度。盤點各項教師法規與制度,如:教師評鑑、教師多元升等與教師減免鐘點等規定,減輕大學社會責任執行教師行政負擔,也更容易通過評鑑。推動多項大學社會責任相關專案計畫鼓勵與支持教師,讓執行績優教師有獎勵措施,在本校「教師彈性薪資獎勵辦法」中設有專案獎勵制度,讓執行績效卓越的團隊獲得額外獎勵,自107學年起累積獲得獎勵之教師共有36人次。

為了讓學生能有系統地認識大學社會責任與進行專業技術學習,除了鼓勵教師在課程中納入永續與社會責任的部分,也設立社會責任實踐微學程,如本校「從共森到創生之路──里山林下經濟網絡推動計畫」與「原鄉部落山林文化知識學習基地的建置與運用計畫」已開設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微學程共三個模組,分別為「林下經濟產業六級化微學程」與「原鄉部落傳統文化與產業實務微學程(下分部落觀光導覽組與部落經濟產業組)」。藉由微學程之課程,讓教師帶領跨領域學生參與,在學校時學習相關理論基礎知識,然後進到社區互動與服務,落實技職教育中「做中學.學中做」精神。

以林下經濟產業六級化微學程為例,已於森林系大學部開設「林下經濟」、「混農林業」兩門課程,並於「達人學院」開設「原鄉林下經濟六級化產業微課程」供全校師生選修,自學程開設以來逾200位學生修習相關課程,至社區受服務人數逾3,000人次,其成果受到地方與在地居民肯定。目前持續鼓勵本校教師執行相關計畫,校內專案計畫每年推行10案以上,執行計畫之教師也可適用於大學社會責任各項教師法規與制度優惠制度。

林下經濟推動實務

一、林下經濟產業六級化

霧臺鄉近幾年逐步發展出深度旅遊活動,許多居民投入旅遊事業,但霧臺鄉受限於天然環境,不宜單靠旅遊事業發展,農業生產不能偏廢。但霧臺鄉農業耕地面積有限,作物項目也與其他原鄉部落未見區隔,農業發展一直處於瓶頸。這些年來本研究團隊爭取教育部USR計畫,並與原鄉部落族人在現地實際執行林下經濟各項試驗。期間透過產官學的合作,包含與林務局、屏東林管處、屏東縣政府及霧臺鄉公所,屏科大專家團隊、農委會相關試驗研究單位,進行各項林下經濟栽培試驗,並建立7處林下經濟示範場域,在過程中透過行動研究,挖掘問題、研擬解決策略、試驗性栽培、調整改善等行動循環,逐步建立里山林下經濟技術模式。

我們也了解林下經濟的推動,不僅思考如何建立林下生產技術體系,收成後的加工加值與行銷經營也很重要,因為好的商品如無行銷管道,導致產品滯銷,也無法創造能夠說服人的經濟模式。因此研究團隊進一步與青創團隊、NPO、在地組織、加工業者、店家、小農等合作,以「里山倡議」為核心精神,「林下經濟六級產業化」策略,期望以農業與農村為主體,透過一級農業結合二級加工與三級體驗與行銷,透過產業六級化,形成更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性商品,使山村部落生產者的收益增加,如圖二。

建構林下經濟產業是一種配套的發展方式,因此在計畫的執行過程,有幾個重點:首先是從一級、二級、三級生產所需的專業技術,再到六級化的整合發展模式,整體發展牽涉到許多的生產、製造及行銷的專業,建立專業支持系統是當務之急;其次,計畫推動目的是在培力社區承接的能力,和社區部落緊密合作,納入社區參與挖掘人才,過程中並搭配培力狀態調整推動作法及節奏是必要的;第三是建立教學示範基地,不僅在學校設立,在社區現地也有實際操作的場域,以利因應現地環境條件及管理能量,建立適地適性的山村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我們秉持技術研發與現場輔導同步,以友善環境生產為念,打造森林益康品牌,在產官學的合作下,串起林下經濟的產業鏈,發展永續原鄉根經濟。各項工作與協同合作關係,如圖三。

關於林下經濟栽培物種,我們選擇官方正面表列可在林地栽培的三項物種:森林養蜂、林下金線連、段木香菇。另外,因應農地發展林下經濟需求,研究團隊也試驗地方特色的潛力物種,包含:臺灣前胡、萎蕤、林下養雞、太空包蕈菇等項目。

為促進六級化產業發展,計畫同時針對二級加工及生技產品,三級體驗活動進行研發,並強化林下經濟人才培育、組織經營、基地自主營運,期能打下穩健經營的林下經濟發展基礎,如表一。

二、建立林下經濟各級生產技術體系

(一)第一級產業

針對森林養蜂、林下金線連、臺灣前胡、萎蕤、段木香菇、循環菇舍、林下養雞等林下一級生產,透過結合採種育苗、林下的栽培技術、分子生物、分析化學、功效驗證、食農教育等跨領域的科學研究模式,整合傳統知識與現代科技,並於霧臺鄉找尋示範農戶,投入試驗性生產工作。

(二)第二級產業

輔導農民參與綠色保育標章與綠色保育產品認證,更與學校餐飲系及食品科學系老師團隊合作,以森林雞與雞蛋、森林蜜、段木香菇等林下產物為食材,開發林下農產料理及食品加工,並進行產品營養成分分析及標示,以彰顯地方農產品之特色,提高經濟價值。

(三)第三級產業

以既有生態旅遊遊程融入林下經濟體驗,並結合森林療癒以及文化體驗,開發森林裡的活動,創造新形態的原鄉旅遊產品。進一步設計遊客參與部落的食農教育遊程,讓遊客用更長的時間與部落居民一同生活,或是親手摘採所需要的食材,體驗自給自足的感動,感受部落的慢活。此外,也針對林下經濟場域、森林農作、森林體驗等題材,拍攝行銷短片於YouTube、Instagram、Facebook等社群網絡平台推廣。

三、產業人才培育及擴增林下經濟教學場域

透過USR計畫在於本校建置的林下經濟教學基地,自107年度起持續開設林下養蜂、林下金線連栽培、段木香菇等基礎理論及實務操作課程,提供全臺灣社區部落及相關工作者學習的管道。為擴大推廣網絡,也在臺灣各地找尋林下經濟的潛力地點合作,並從各處潛力地點中挑選合適的場域,協助建置林下經濟教學網絡據點,作為林下經濟在各地的培訓基地,以便利鄰近有意參與之社區部落學習,促進各地經驗交流。

四、成立林下產業維運組織

考量到產業推動需要有人才與組織投入運作,尤其風災後原鄉人力相當缺乏,需要形成人力資源網絡共同合作,於是進一步整合霧臺鄉各研究團隊、部落人才、青創團隊,組成部落林下經濟維運組織,設定組織運作公約與制度,設定場域發展目標與規劃工作項目,在理念及共識基礎下,打造霧臺林下經濟品牌。

計畫執行的成效與助益

計畫執行成效與助益歸納如下:

一、培養林下經濟六級化產業人才,從點而線而面拓展

人才培育是根本,本計畫培育包含:學校學生、霧臺鄉及其他原鄉族人、全國社區組織人員,善用森林環境創造經濟的新技能。藉由本校跨域中心校內資源整合影響力,協助與研究團隊共同盤點校內既有課程,並針對林下經濟產業特定專業領域學者,開設林下經濟相關課程與學程。已培養學校95名林下經濟人才,依據學生們的興趣與能力,培育出森林養蜂、養雞、蜜源監測、蜂蠟文創、國產材木工、蜂蜜烘培小點、森林食農教育與部落生態旅遊等林下經濟六級化人才。

這些大專青年參與USR計畫,除了開拓人生視野,看見自己的價值,幫助社會之餘,也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新的未來,碩士論文及大學部實務專題報告15本。參與本計畫的學生後來也創業成立「源森生態有限公司」,該公司結合部落青年、本校在校生組成的源森生態團隊,獲選教育部青年署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執行團隊,執行成果獲得「108年度Actor組金獎」與「109年度ChangeMaker 組銅獎」的肯定。如今全國已有來自19個縣市的社區,超過400名學員參加林下經濟訓練班,建立林下經濟社群網絡擴大社會影響力,以森林養蜂為例,已有來自10個縣市28名學員從事森林養蜂,創造新興的森林養蜂事業,也貢獻當地森林環境的經營與維護。

二、大學專業投入林下經濟試驗,研發林下經濟之六級化產品

林下經濟產業六級化發展,涉及跨領域專業的協力,計畫執行整合公部門資源(如地方創生、農村再生、社區林業等計畫)、屏科大專業(如食品科學系、生物科技系、動物科學與畜產系等)、學術研究單位(如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畜產試驗所)、民間團體、社區居民與社會企業,共同組成「里山林下經濟工作圈」,本校參與的師生包含:森林系、農園生產系、植物醫學系、食品科學系、動物科學與畜產系、生物科技系、餐旅管理系、企業管理系等領域,建立了林下經濟產官學多方合作模式,協助霧臺原鄉族人發展具競爭力的六級化產業。在未來面臨極端氣候,也能自行滿足生活需求,提升災後回復力,展現高度的環境韌性。

霧臺鄉的林下經濟生產,因為有著不同專業領域的協力參與,學校師生在場域中實踐專業,並激盪出許多創新作法。透過跨領域專業的協助,不僅可以產出森林養蜂一級產品,如:蜂蜜、花粉、蜂蠟,金線連、太空包菇、山當歸、土雞等林下生產技術,以及多樣食品及生技產品。這些林下經濟特色生產,與部落生態旅遊結合,推出部落傳統工藝、部落石板美食、生態旅遊解說導覽與林下經濟產業體驗等,研發多套林下經濟產業六級化的體驗活動,讓部落旅遊更具深度與里山生活的內涵,並讓旅人有機會購買特色產品,增進地產地消與居民收益。

三、建立林下經濟學習型組織,為產業的定位及品牌奠定根基

在本校建立2處林下經濟教學基地,也在霧臺鄉建立5處實作示範場域,並拓展到牡丹鄉的地方創生計畫,影響到牡丹鄉的發展取向。為了促進經驗交流,發展學習型組織,發揮知識管理的效益,研究團隊啟動全國性的林下經濟交流活動,包含:霧臺鄉與牡丹鄉的森林小學堂、全國森林養蜂蜂農的森林品蜜會、全國森林養蜂輔導團隊夥伴平台,透過跨域社群網絡協力,從理念、目標、策略到實際作法,持續溝通產生共識,齊心齊力打造被社會支持與信任的林下經濟品牌。計畫所建立的教學基地讓學校師生教學實習,累積研發成果並透過學校教育系統培養青年人才,也將knowhow無私分享給全國的社區部落,形成友善環境產業發展的正向循環。

面臨的困難與解決之道

推動林下經濟時該如何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仍需妥善規範,並透過跨領域專業合作,從法制、技術、產銷等各面向輔導山村居民。問題及解決之道說明如下:

一、推動原鄉林下經濟產業的整合發展

霧臺鄉的林下經濟推展在前期的產官學合作下,已確立林下經濟物種選項、組織共識凝聚、產業人才培訓、生態資源調查與示範場域建置等工作。為打造霧臺鄉的根經濟產業,仍需持續經營林下經濟的維運組織,透過區域整合場域、人力、物力、品牌及行銷等,突破原鄉產業發展限制,也藉此提升林下經濟產品之豐富及多樣性。就原鄉林下經濟永續經營的角度而言,需要協助部落建立團隊組織與經營人才、林下經濟生產環境的監測、形成組織規則制度、研發各部落差異化產品等,未來可以社會企業模式作為策略,兼顧環境生態與社區經濟的平衡發展。

二、需要原鄉林下經濟的多元行銷策略

霧臺鄉林下經濟產品陸續推出,雖有好的產品品質,但如果沒有好的通路將產品售出,將使前期辛苦建置產業基礎受到阻礙。針對森林產品的包裝設計、定價、通路、推廣需要整體行銷規劃,期使各部落林下經濟產出更具經濟規模,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創造森林環境保護與原鄉經濟上的最佳效益。

三、建立產業六級化的加值模式

以生態旅遊為軸線,協助農村友善環境生產,建立產品特色,並透過遊程活動的規劃,策略聯盟區域內一級到三級生產,這正是生態旅遊加值農業,發展社區支持型農業,促進地產地消,並提振農村再生所展現的綜效。研發具市場吸引力的林下經濟遊程及體驗活動,培養更多遊程解說服務人員,靈活的行銷作法,對於大部分族人遷居平地永久屋的霧臺鄉,以及老齡化的鄉村社區,都是一項考驗。但仍須因應當今處境及地方特性建立操作模式,持續經營與厚植能量,發揮蝴蝶效應的影響力,帶來臺灣社會新興的環境永續產業。

檔案下載

  • P44-50 從共森到創生之路──里山林下經濟網絡推動計畫 pdf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