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部落之星:從陽明交大DNA萃取下的社會責任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514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劉影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特聘教授暨「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總主持人
  陳珮潔.「部落之星:智慧偏鄉健康培力計畫」研究助理

「部落之星」一詞為計畫總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簡稱陽明交大)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特聘教授劉影梅發想,意將深植於原陽明大學每一位師生的DNA(照護偏鄉健康)提鍊而出,立基陽明交大合校之高度,融匯健康、醫療、人文及科技等領域資源素養,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在地照護、人才培育及議題發聲的核心宗旨。陽明交大近年來極力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以「同行致遠」的核心理念,開創產官學新航向,該計畫亦積極配合校務之推動,致力SDGs中促進良好健康與福祉、推動優質教育、減少不平等等目標,攜手培養具科技、醫療、人文跨領域人才,共同減少社會成本(social cost),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終實意義。

部落之星實踐網絡

為實踐在地照護、人才培育及議題發聲宗旨以達成SDGs永續發展目標,部落之星串連地方場域、大學跨領域資源人才、具社會力價值團隊及醫療組織,共同組成一道相互支援的網絡。也可以說我們從凝聚大學教育發起,發散至宜蘭南澳泰雅部落,再結合社會各組織進行收斂資源整合,以共學共作共好之模式,共負社會責任。

一、凝聚大學教學與專業

部落之星初衷是以尊重部落文化為基底,建立偏鄉醫學教育及醫療照護體系。為有效落實價值,即結合陽明交大護理學院、醫學院、藥物科學院、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電機學院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等跨領域師資及專家數十位,成立「偏鄉醫學教育組」、「社區健康組」、「部落安全組」及「智慧醫療組」,各組設有不同的主持人領導及執行計畫內工作項目,如:推動偏鄉醫學教育、發展文化與醫學兼具之照護模式、結合數位科技融入地方醫療等,並於每月例會時報告執行進度,以確保計畫初衷得以在大學人才及教育資源庫內凝聚效益,妥善發揮專業素養與價值。

二、評估場域需求,發散大學社會能量

計畫執行場域位於宜蘭南澳鄉泰雅部落,共有南澳、東岳、碧候、武塔、金岳、金洋子及澳花七個村落,居民多為泰雅族,總人口數約有六千多人。南澳鄉公所為當地最高層級行政機關,與南澳衛生所比鄰而居,各村在原民會的支持下設有文化健康站,供當地55歲以上年長者文化性照顧之服務。為有效了解南澳泰雅部落地方結構與原民文化特性,計畫開啟前半年,即已策略結合本校護理學院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課程,帶領學生們前往南澳進行社區健康評估及實作,為期一整年的實習,同時兼上跨文化敏感度課程,透過課程的開端與長時間的蹲點,累積當地人脈及資源,並由師生共同撰寫健康評估報告,得以看見真正需求,有效找到計畫各組別執行工作項目的切入口。

三、串連社會網絡,收斂資源注入

大學社會責任之開端,以在地連結及人才培育為核心,為強化大學與區域城鄉發展的合作,串連「社會力」的資源注入,是降低社會成本不可缺的角色。計畫於執行期間,多次與國際扶輪的各國扶輪社合作,發揮服務宗旨,辦理偏鄉學童職涯探索教育、學習支持、食物銀行援助及當地長照住民復健接送。在疾病與文化語彙的交叉口,我們與「台灣泰雅族語言文化研究發展學會」合作,將醫療疾病、用藥語彙轉譯為泰雅語,依循著其中的文化脈絡,發展一套生活化的文化照護。未來計畫將與該協會再度攜手合作,進行全國泰雅文化照護師資培訓,以普及化的生活教材,串連社會非營利資源,並作為大學與城鄉的第三方視角,將USR計畫有效推向社會角落的助力。

部落之星的發散與效益

部落之星於2020年開始執行,與當地友善互動、建立良好關係,並有效執行健康促進計畫與課程。2021年適逢COVID-19肆虐,計畫展開一連串疫情下的超前部署,深受教育部推動中心肯定,邀請參與共培講座,並獲得USR Expo最佳亮點故事獎,同時收錄計畫專文至推動中心年度成果專書。可見兩年來的計畫執行效益備受讚譽,本文將列舉三個項目作為實例分享,分別為「看見疫情下的原鄉」、「偏鄉醫療的鉅觀與微知」、「偏鄉醫學教育的推動」,扣緊USR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以彰顯SDGs永續目標發展。

一、不一樣的視角:看見疫情下的原鄉

2020年初臺灣首度面臨到COVID-19的威脅,全島一命共同防疫。位於南澳的泰雅部落碧候村也發生了染疫事件,高度考驗原鄉的染疫應變機制,以及每一位居民自我防疫認知。同時部落之星也快速轉換計畫推動模式,改變與當地共事與親密性互動,轉而透過社群軟體高度聯繫,從快速染疫下原鄉的真正需求中,找到計畫可切入協助的端口。

衛福部的防疫衛教資訊在多元化媒體廣泛串流,卻無法與部落生活及知識銜接,成為有自主性的日常防疫新生活。在近幾年師生的調查中,深知泰雅部落有其豐富文化主體性、老年人口及隔代教養比例高、日常溝通語言為泰雅族語、圖像吸收力高於文字等特性。因此在製作衛教資料時,我們更著重於專業知識融入文化特性,連結鄉公所之當地力量讓資訊傳達到每一位居民手中,並協助衛生所成立LINE@,用數位的力量凝聚居民。

「居家防疫大作戰」、「自我健康監測」、「疫情下的飲食健康注意事項」為首發的衛教單張。加入原民元素,以簡明文字成就防疫守則,強化「守護部落、gaga團體」等文化字眼,吸引居民注意。由他們生活慣習出發,如在共享共飲的飲食習慣中勇士如何防疫。

碧候村染疫事情發生後,確診者的居住地遭部落居民丟石頭的社會新聞事件,源自於其對疾病的害怕及汙名。為了讓居民們理解COVID-19,減少恐慌、歧視,用淺顯易懂的圖文製作系列單張,轉化醫學語言,替換成融入原民的生活用語,如:胸悶胸痛,轉為唱歌中氣不足;嗅覺改變,轉為吃東西不香了。

部分慢性病用藥長者,因疫情自行停藥。為了讓遠距醫療及便利取藥的資訊即時落地,考量到當地多為隔代教養家庭,特別製作了遠距看診及取藥的簡易漫畫,引發孩童興趣,傳遞給家中祖輩。

泰雅語版居家防護大作戰影片(https://youtu.be/OEuuOMEaIh0)中提供簡易鮮明的防疫步驟,例如:肥皂洗手要唱三次泰雅語的生日快樂歌,增加記憶點及落實。並透過鄉公所的協助,在部落及垃圾車循環播放。

和泰雅一起挺醫護降低社會偏見

經媒體渲染碧候村確診者家遭攻擊之社會新聞,形塑了泰雅原民強悍形象。但事實上攻擊者是在酒醉下擔憂部落安危才會如此,多數居民發揮友愛、共同承擔精神,祈禱協助確診者度過難關。為了消除社會偏見,集結村民錄製(https://youtu.be/yB6GPE4SGeo),藉由對醫護人員的感謝,表達碧候村民的團結與友善,並疏導民意找到出口。

二、陽明交大DNA:偏鄉醫療的鉅觀與微見

偏鄉醫療照護一直是國立陽明大學立基的初衷,深植在師生的DNA中,與國立交通大學合校之後,在生物科技、智慧醫療的推進也成為本計畫的核心目標之一。COVID-19爆發之後,計畫一方面與陽明交大附設醫院合作設置客製化遠距醫療系統,一方面啟動用藥泰雅語語彙轉譯,編創泰雅版「用藥健康歌」(https://reurl.cc/2DGGOX),落實於生活日常中。

鉅觀:千里之外的遠距關懷

計畫「智慧醫療組」由陽明交大電機學院院長唐震寰教授領軍、電機工程學系黃紹華教授執行,與陽明交大附設醫院合作,建立一套疫情下客製化的遠距醫療系統。當疫情爆發之時,「智慧醫療組」即快速改變方向,轉以迫切性的遠距醫療需求為首要執行工作,為了達到立即上手且無縫接軌使用的效益,黃紹華教授及其優秀學生們快速與附設醫院資訊組對接,在醫院原有的系統基礎上,延伸出客製化遠距醫療,大幅度降低醫院人士使用這套系統的不適應性,省略醫院端教育訓練的過渡期,在分秒必爭的防疫期間,更顯其重要性。另一方面,此遠距醫療系統也是兩校合校後跨領域合作的重要績效,未來部落之星希望能在醫學科技上推進,展現陽明交大的智慧亮點。

微見:俗民文化健促與個案管理系統

所謂的俗民文化健促是結合跨語彙轉譯、生活語境、文化脈絡及健康促進等一系列的工作而成。緣於去年調查中發現部落年長者慢性病用藥比例高,保存藥品、用藥習慣與地方知能緊密連結。我們無意改變部落居民的生活慣習,而是從收集文化及語言著手,透過文健站的教學及輔導,建立一套具當地文化敏感度的用藥語彙教案來推展健康促進。

疫情前計畫協同主持人陽明交大藥學系姜紹青老師已列出用藥時間點、用藥部分術語,以及高血壓、糖尿病及疼痛等病症之注意事項,委請台灣泰雅族語言文化研究發展學會劉芝芳秘書長翻譯,並到南澳村集結數十位年長者一同參與轉譯過程,現場夾雜著不同地區的泰雅語方言、日文、華文,見證臺灣不同時期的原民歷史。疫情升溫也沒有阻撓此計畫著手進行語彙轉譯的教案彙整,為符合原民擅以歌舞傳達歲時祭儀的文化特性,特邀請南澳泰雅青年史瓦力音樂團隊將用藥語彙改編為泰雅歌曲,融入南澳「日常廣播」的部落街景與泰雅勇士的忍耐特質,合力製作一首高血壓、糖尿病及疼痛篇的用藥健康歌。歌曲產出後,推播至全國泰雅部落,備受讚譽,也獲得原民電視台肯定特別專題報導。更值得嘉許的是,我們在過程所製作的用藥探討及語彙轉譯課程簡報亦被南澳地方文健站列為上課教材使用,能成為當地教育的永續資源,是部落之星的初衷。

另一方面,部落之星也正著手規劃建立當地個案管理系統。個管系統是當地基層醫療當位的迫切需求,亦是有效改善個案疾病資料分散不利管理的問題。在接下來的實作上,我們將媒合學校資訊學院及其他資源,共同在偏鄉建構優良的「根底」,推動永續經營的健康與福祉。

三、翻轉教育網:偏鄉醫學教育推動

推動偏鄉醫學教育與培育偏鄉醫學人才一直是本計畫成立的宗旨,但我們更真切地希望部落之星的教育推動能帶有「翻轉」的效益。翻轉代表兩種意義,一是依循於大學的教育本體,建構跨多元課程模組讓學子們走出殿堂,服務與反思不同跨文化族群照護需求與醫學科技資源;二是反饋當地,在南澳地區辦理醫學及科技體驗營,讓教育知識透過陪伴的經營,從小扎根。

走出:偏鄉醫學課程模組

在課程的建構上,我們先以護理學院社區健康照護所課程為先驅,透過整學年度12學分的社區健康評估計畫與實習,帶領各屆研究生在南澳深耕一整年,在衛生所、文健站、小學參與觀察與評估,並執行健康促進計畫。並與醫學院合作,在原有醫學系「行醫醫定行」課程的基礎上,加入護理學院、藥物科學院等學生,在假期進入臺灣各地基層醫療院所見習及觀摩,深入了解地區醫療與未來工作場域,一起走入當地,看見醫療現場。當COVID-19疫情爆發,此門課暫停開設之際,我們隨即開拍「疫情下的行醫醫定行」,以學生為受眾、以影音資料為媒介,提供線上課程共創百年難得的醫學教育現場。

此系列線上課程尤以「百年大疫下的原鄉」最受推崇,共錄製了6支影片,邀請南澳鄉公所李勝雄鄉長、南澳衛生所陳桂英主任,以及陽明交大林昭光教授,談百年大疫下的原鄉之「宜蘭南澳鄉碧候村染疫事件始末與地方公衛醫療處理」與「後疫情時代的原鄉醫療公衛作為與需求」。前篇是三位講者從地方行政、地方醫療、公共衛生以及文化敏感度角度,來談此次碧候村染疫驚天72小時的在地緊急處理與文化現象;後篇乃從後疫情時代地方醫療與行政反思角度切入,談論原鄉醫療、公衛教育、地方需求以及跨部會組織的串連合作。這一系列由在地聲音所發散的影片,不僅提供學生來自場域的震撼醫學教育,也有助於本計畫整合資源,持續在原鄉推動部落公衛教育,提升原民健康與防治流行疾病,共創共贏。系列影片連結:https://reurl.cc/6D28g5

另外,部落之星更結合護理學院、藥物科學院、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等教師,共同開設「跨文化健康促進與食品用藥安全」課程,109學年度共23位來自護理學系、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藥學系等同學前來修課,多位跨領域教師運用暑假期間帶領至南澳進行文化體驗與執行健促計畫,在師生的努力之下,共完成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用藥安全、長者健康促進、共餐送餐食品安全及學童減糖等五大項健康促進方案。

走入:醫學、科技體驗營

偏鄉教育資源不足一直是顯而易見的社會議題,如何推動在地化的優質教育是我們思考且努力的方向。兩日一夜的「共作醫學體驗營」,讓學生與南澳當地20多位小學生一起完成一部「新冠病毒的宇宙探險」動畫,由小朋友們自己上色、拍攝與配音而逐步完成,讓新冠病毒的醫學知識透過「手作」真正落實在他們記憶當中;科技體驗營(https://reurl.cc/mG55mY)則是採取大學小伴線上伴讀模式,每週與南澳國小小孩連線,一起探索職人養成與Scratch程式的應用。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優質教育是提供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自信與健康人格。走入偏鄉,傳遞的不只是知識,也蘊含大小學生們共學共作共好的陪伴記憶。

部落之星與校務連結

陽明交大對於SDGs、USR、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等計畫的推動不遺餘力,合校之後致力運用科技與醫療專長,構築一幅促進健康、友善環境的未來生活藍圖,盡力將教科研成果推及社會,實踐USR之核心意義。成立USR推動辦公室,擬定風險管控計畫,針對各組預定完成事項訂定風險評估方法,擬定因應對策,找出影響計畫順利達標之問題,也促成各小組間的溝通協調。同時撥予計畫總經費的10%,以支持計畫的推動。

陽明交大作為國內一流大學,在合校之後更能展現跨領域合作的優勢。而部落之星計畫在此基礎上,獲得學校高度的支持,亦能十足展現此優勢的亮點。今年度將運用部落之星豐碩的教學資源,開設一門跨領域、跨合作、跨校區的校通識課程,集結兩校區的專才,帶領學生進行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課程探討與實作,盼能真正建立偏鄉醫學與科技結合的教育範式。

同時,為配合教育部政策,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這項計畫,期待提供計畫總主持人認列3學分,協同主持人2學分,參與教師1學分的措施,亦提供計畫專屬辦公室空間,以利於計畫長遠之推動。

部落之星的展望

部落之星計畫已邁入第三年,展現的高度、效益與永續根基都備受教育部USR推動中心、學校及場域的推崇,無論是組織架構、介入的文化視角、醫學教育推動、偏鄉醫療的執行都已具備「在地連結」及「人才培育」的根基,並達到SDGs中促進良好健康與福祉、推動優質教育、減少不平等的目標。

今年度擬在此基礎之上,申請「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型計畫」,一來將累積的教育力模組繼續往下扎根,以南澳地區「自己人」培育「自己人」及「科技養成人才」之模式,讓當地具備展現自我成長的能量;二來將成功的模組推向不同的原民場域,讓共學共好的價值大幅度擴散;三來媒合成功的社會力,共同打造偏鄉健康福祉與優質教育,唯有讓社會資源與當地成功嫁接,才是部落之星退場後,星火仍足以燎原的永續價值。

檔案下載

  • p19-23 部落之星:從陽明交大DNA萃取下的社會責任 pdf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