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學習創舉──校學士及院學士制度
文/廖珮涵.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行政專員
康美華.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秘書
劉文清.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副主任
丁照棣.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
沈玉涵.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組員
社會快速變遷,在資訊高度發展下,單一的知識、被動的接收,已難以因應新興社會需求。根據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新生調查結果發現,有40%的新生對於生涯方向感到迷惘,不確定自己的興趣,想要多方探索,但又不知如何能有效的探索。在高度多變與充斥不確定感的現代社會中,跨領域學習成為當代趨勢,教育社會學家Mary Lindenstein Walshok提出「知識無疆界(knowledge without boundary)」的概念,強調跨學科的知識需求對於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在全球脈動的驅使下,高等教育從過往的專才教育逐步邁向博才教育,強調推動多元教學型態的重要性。
故此,本校自109年起啟航「未來大學計畫」,透過各領域不斷的對話、發想、反思共同勾勒未來教育藍圖,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在此目標下,本校110年訂定「國立臺灣大學院學士學位暨校學士學位設置準則」,正式推動「校學士」及「院學士」制度。首屆校學士及院學士學生已分別於111學年度、112學年度開始修讀,藉此培育學生具備跨學科知識的交叉應用與整合能力及創新思維,以期因應未來世界需要跨領域知識與技能,解決日益複雜的問題。
檔案下載
- p7-13 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學習創舉──校學士及院學士制度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