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與認可制評鑑的實踐與展望
文/劉維琪
圖/中華大學提供
高教評鑑中心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個年頭。在教育部的指導、各大學的支持、歷任董事長與執行長的領導、評鑑委員的敬業投入及所有工作同仁的努力下,該會以「公正、專業、邁向卓越」為自我期許,已成為國際認可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構。作為創會董事長,我懷著深深的敬意,感謝所有曾為高教評鑑中心努力付出的工作者。
生成式AI對高等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迅速發展,全球高等教育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而臺灣的高等教育也面臨少子化、國際競爭加劇以及學生學習需求多元化等諸多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運用生成式AI增強學生學習成效,同時重新檢視現行的「認可制評鑑」及品質保證制度,已成為一項重要議題。
生成式AI能生成新的教學內容,包括文字、影像、音頻與視頻,協助教師設計更有創意、更具吸引力的教學材料,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與學習興趣。同時,AI可根據學生個人需求提供客製化學習資源,實現差異化教學。然而,廣泛應用也伴隨資料隱私、倫理道德與技術依賴等挑戰。過度依賴AI可能削弱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及創造力,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審慎衡量並適時調整AI應用方式。生成式AI時代要求學生具備因應未來職場挑戰的新技能。其中,「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成為關鍵能力,學生需懂得有效提問,以從AI中獲取有價值的答案。當教師越熟悉AI技術,就能越有效地引導學生合乎道德倫理並高效地運用AI工具。此種技能訓練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
此外,生成式AI正顛覆傳統教育形態,將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學習。教師應探索新型教學法,將生成式AI整合至課程設計中,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設計思維。同時,教師也需提升自身數位能力以適應這一變化趨勢。透過AI技術,教師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提供即時回饋並進一步完善教學策略。
檔案下載
- p1-3 生成式AI與認可制評鑑的實踐與展望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