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臺灣高等教育遠距教學認證制度及數位學習品保機制的未來趨勢

文/林燕珍.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高級管理師
  蔣宜卿.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助理教授

數位與網路科技的發展帶來學習活動特質之改變,早在1990年高等教育已利用網路進行遠距教學,一些國家更辦理有網路大學。臺灣教育部則於2005年8月修訂發布《專科以上學校遠距教學作業規範》推行同步、非同步遠距教學;於2006年進入數位學習在職學位專班試辦階段,同年9月訂頒「大學遠距教學實施辦法」(楊正宏等人,2008)。近年進入大學的Z世代族群(Generation Z),深受數位科技的影響(如網際網路、即時通訊、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可說是從小生活在虛擬與現實兩個平行世界的世代,因此教學者的教學思維必然要有新意,結合數位科技融入教學設計中創造出更多元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持續保有學習的動機並提升學習成效(Hwang & Wu, 2012)。學生早已表態「標準化」的課堂講授模式已非有效的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教師在線上課堂提供學生「主動」探究、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練習機會,方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劉怡甫,2013;Deslauriers, Schelw & Wieman, 2011)。

自2020年COVID-19疫情後,教育場所全面實施線上學習,教師及學生更是必須適應這樣的改變,而世界各地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大學、機構採用結合「線上學習」及「面對面」實體課程的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之授課模式(Calderó et al., 2021)。混成學習的實施讓學生的學習不被限制於當下,而是可以無時無刻進行,從中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並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和發展自主學習之能力;同時教師需改變教學方法、增加教師學生間之互動(史美瑤,2014;Smith & Hill, 2019)。有品質的線上教學模式,方能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達成學習目標。

檔案下載

  • p7-14 臺灣高等教育遠距教學認證制度及數位學習品保機制的未來趨勢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310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