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從校務評鑑到高教治理:中正大學的品質保證理念與經驗

文/楊家瑜.國立中正大學校務發展策略中心助理研究員兼執行秘書
  詹盛如.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副校長

臺灣高等教育的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 QA)機制,在提升教育標準、增進國際競爭力及回應社會及政治變遷等層面上,具有其關鍵的意義。近年來,品質保證體系逐漸由外部監管,轉向校內自我評鑑,反映治理模式的轉型,亦有助於維繫教育品質及國際聲譽。在教育標準方面,臺灣高教評鑑中心透過計畫及機構認證,有效推動教學及課程改善(Hou et al., 2016)。同時,機構內部品質保證(IQA)逐漸形成品質文化,成為促進高教改革的重要驅動力(Hsu, 2023)。在國際競爭力上,臺灣積極與國際標準接軌,提升大學能見度及聲譽(Chien, 2023),而自我認可制度亦使校院能發展具特色的評估方式,展現差異化的優勢(Chen & Hou, 2016)。品質保證亦展現對社會及政治變遷的回應能力。政策由外部審查轉向內部評鑑,使大學擁有更高的自主權(Lin et al., 2021)。同時,教育部鼓勵自我評估,在問責及自主間取得平衡,支持多元化的高教發展。這不僅影響資源配置及發展策略,亦推動學習成果評估,以確保教育品質能回應社會及市場需求(Hsu, 2017)。然而,臺灣的品質保證仍面臨挑戰,如雙軌認證、自我認證制度需在自主及標準間維持平衡,為符合規範的機制也可能使大學校院品保流於形式化,忽略真正的品質改進。此現象顯示,品質保證需持續檢討及調整,以發揮其對高等教育永續發展的價值。(繼續閱讀)

檔案下載

  • p19-24從校務評鑑到高教治理:中正大學的品質保證理念與經驗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2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