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保証機構國際認可之全球發展:亞洲經驗
文/侯永琪.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專任教授、高教評鑑中心兼任研究員暨前執行長
過去二十年,全球競爭與經濟成長,使得高等教育擴張成為全球最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資料,各國大學數量與學生人數倍增,全球共有 2.54 億名學生就讀於 21,000 所大學,其中有 640 萬名學生赴海外就學(IAU & UNESCO Information Centre, 2025)。在新自由主義的脈絡下,高等教育機構被賦予自主權以持續改進,但同時也被要求確保高課程品質,以展現其辦學績效(Harvey, 2018)。
高等教育擴張舆品質保證機構發展
當學習機會需求不斷增加之時,各國政府則紛紛建立國家品質保證 (quality assurance)系統,以確保公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的教育品質(Jarvis, 2014; Hou, et. al., 2015b)。在國家政策監管架構之下,外部品質保證機構被賦與制定品質保證機制與評鑑標準之任務,同時它們也要求各大學能確實建立內部品質保證機制,以確保校務運作效能、課程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果。但Harvey 與 Newton(2007)卻擔心若此一相輔相成之內外部品保機制產生失衡,可能會阻礙受評高等教育機構投入創新與品質持續改進之動能。就如Zajda 與 Jacob(2022)所指出:「在不同地區,高等教育體系往往存在著如何平衡介於政府嚴格管制與新自由主義取向之間的光譜」。(繼續閱讀)
檔案下載
- p40-45品質保證機構國際認可之全球發展:亞洲經驗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