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移動的風景──慈大附中如何培育人文藝術美感素養的學生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2611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李玲惠.慈濟大學附屬高中校長

時入初冬,在日本關東的羽田機場,只見一群來自臺灣的學生隊伍,男女生皆打著領帶穿上整齊的外套,各各氣質脫俗,不僅安安靜靜地整理好隊伍,連行李箱也排列整齊,這時,一位日本海關官員快步走來,透過翻譯表明,即將給這個團體禮遇通關!

同樣場景也出現在馬來西亞四季皆夏的吉隆坡國際機場,只是不同師長帶著不同的學生與樂器,正準備利用暑假在馬來西亞進行音樂志工文化交流活動,他們整齊的制服,優雅的步伐,讓旁邊一群來自中東的遊客停下腳步,紛紛拿起手機拍攝。不管是國內外那個機場,這個隊伍彷彿是移動中的風景,總是吸引國外旅客駐足觀看,原來這隊伍是來自臺灣後山的慈濟大學附屬高中(簡稱慈大附中)。這素雅的師生制服是經過名家設計的,設計的原意是在青山藍天的照映下,可以呈現著學習者內心的謙卑質樸,以及教育工作者靜定誠摯的態度,總體而言,是想藉由衣服的顏色與線條與穿著者的身形,展現出人文素養的美感。

前言:移動的風景

當移動的風景來到異國的舞台,不管是面對一千八百名觀眾的大舞台,或是不及數百人的學校禮堂,都因為學生們演奏時的專注凝神、產生的旋律扣人心弦,當最後的音節在空中停止時,全場觀眾無不忘情地佇立於座位,而忘了音樂會已經結束!到底是什麼素養,讓這群到國高中階段才接觸國樂或管弦樂樂器的孩子,可以透過音樂的展演與台下的觀眾心靈交會呢?是什麼內在的因素讓現場觀眾透過聽覺與視覺與這群學生進行生命層次的交流呢?是他們的音樂造詣高?演奏技巧純熟?還是,他們平日積累的人文藝術素養,自然而然地在不同的情境展現出來。

這些人文藝術素養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後天培育呢?會因為民族性或國情不同而有差異嗎?在臺灣這波教育改革的轉輪中,新課綱的規劃實施,人文藝術與美感教育又居於何地位?

在60年代70年代倡導開放教育非常著名的A. S. Neill(1883-1973)在其名著《夏山學校》(Summerhill)一書中,曾提出他對大學生的觀察是:徒具滿腹無用知識,能言善道,但是對生命卻和嬰兒一樣無知。他認為造成這種現象,就是教育只教導他們認知(to know),而不允許他們去感覺(to feel)。很顯然地,Neill認為豐富的感覺是認識生命的核心元素(林逢祺,2015),美感教育屬於情意教育,必須透過感覺讓學生產生美的感受,進而產生生命的覺知,提升心靈層次,以人文素養作為學校特色的慈大附中,如何提供學生美感經驗,進而孕育出人文藝術的涵養,以及身為新課綱前導學校的慈大附中,又是如何運用新課綱的推動,讓此一學校特色可以永續發展!

▲ 慈大附中校訂必修「覺茶青春」期末成果發表。(慈大附中提供)

新課綱核心素養中的藝術與美感素養

2014年8月1日全面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其課程發展是為符合未來人才培育之需求,持續強化中小學課程之連貫與統整,本於全人教育之精神,以「自發」、「互動」、「共好」為理念,以開展生命主體為起點,期望培養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教育學習者。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新課綱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強調培養出以人為本的終身學者,在總綱中清楚羅列出三大面向九大項目的核心素養(以下簡稱三面九項):「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依此作為培育學生成為具備適應未來世界變化的各種能力,且能均衡發展的重要依循。

課程綱要的總綱中,此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依學生個體的身心發展狀況,各階段訂有不同核心素養之具體內容,「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此核心素養亦不例外,其具體內涵: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美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與能力。此項核心素養再依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各有其不同層次的具體內容。

慈大附中身為新課綱之前導學校,不僅依循三面九項之核心素養擬定學校願景、學生圖像,其培育學生具備人文藝術涵養的相關課程,也依「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該年度之素養內容而規劃與試行。

▲ 慈大中校訂必修「花開有時」期末成果發表─融入情境的花語布置。(慈大附中提供)

慈大附中創校因緣與學校特色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簡稱慈大附中,由國際性的NGO組織─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所創辦,位於臺灣的後山─花蓮市,屬於慈濟四大志業中的教育志業體系。慈濟四大志業的目標─慈善國際化、醫療普遍化、教育完全化、文化深度化一直是全球慈濟人共同的心願,為了落實慈濟教育向下紮根、往上茂盛的理想,並延續人文教育的辦學理念,慈濟基金會繼創辦護專、醫學院後,再次以「大愛與感恩」的精神創設中小學,一方面為東部培育人才,二方面也希望能樹立另類的學校教育典範─實現以品德教育為核心,以全人教育為理想的學園。

慈濟中小學於1999年7月11日,舉行動土典禮,雖歷經921大地震的考驗,如期於2000年的9月開學,集眾人愛心,是繼慈濟科技大學(原慈濟護專)、慈濟大學,而成立的第三所慈濟學校,也是慈濟此NGO組織在國內外設立的第一所中小學,是完全中學也設有小學部、幼兒園,又是大學附屬的高中,學生年齡從3歲到18歲,是國內少見K到12的學園。

創辦人證嚴上人當年在設校時曾明白揭示:「教育是淨化人心的工作,教育辦得好,是社會的一股希望,更是一股安定的力量。」慈大附中不僅學校校舍建築堅固,也以豐富的校園生態、品德教育、人文教育為其特色。

「慈悲喜捨」是慈濟學校的共同校訓,慈大附中辦學目標以全人發展為方向,不僅注重智育發展,更強調生活與人文教育,力求培育出有品德、品質、品味兼具且健康快樂的學生,如同校歌所呈現的,在K到12的學園中,希望營造出充滿大愛、關懷、感恩、健康、快樂、希望的學校風氣,然而,如此形而上的目標,是否符應時代潮流,而能培育出迎接未來挑戰的人才呢?

慈大附中善用高中優質化的資源系統,於106學年度起,由校長帶著學校老師,以工作坊的方式,深解新課綱,並重新討論學生圖像。完成學生圖像後,參照總綱中的三面九項核心素養,討論出學校願景─培育出「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全球公民」。期望透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與新課綱所提倡的自主學習等,培育出擁有國際移動力、品格實踐力、美感鑑賞力、系統思辨力、科技探究力、團隊創新力的世界級公民。

對照新課綱總綱中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與學校願景,慈大附中教學團隊針對培育出「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全球公民」,架構出課程的設計發展重點,將聚焦在「美善」與「世界」兩個主軸線,並討論出符應慈大附中學生圖像的四大核心素養—國際關懷、人文素養、科技創新、跨域合作,如圖一所示,不管是校訂課程或多元選修課程都循此脈絡而發展課程。

人文美感素養培育之道

慈大附中身為慈濟教育志業中第一所中小學,肩負著樹立全人教育典範的使命,自設校以來一直以品德教育為核心,小學教育著重打穩基本生活規範的基礎,中學教育則要教導學生知道人生方向,無論小學中學,皆以人文素養貫穿其中,而人文素養來自於學習歷程中的美感經驗,慈大附中如何培育學生具有人文藝術的美感素養呢?

林逢祺(2015)提到德育課程裡所欲傳遞的道德規範或價值,如果學生沒有「覺得」,就無法「懂得」,也就是說,在道德上,沒有覺得的「懂得」是空泛的。美感教育何嘗不是如此?人文藝術的美感不是一種知識或是標示在牆面上的教條,而是自覺後的生命經驗,必須讓學習者透過實例、實境、經驗等,感受到美的呼喚。慈大附中將人文美學素養結合品德教育、生命教育,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經驗中,領受美與善的召喚,願意重新建構自己的感知、價值、信念與生活態度,再內化成自己的涵養,此一培育的歷程可以耙梳成以下幾個面向,加以略述:

1.境教之美─大山大海孕育的人文校舍建築

學校位於中央山脈山麓、美崙溪畔,占地16公頃,與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河堤、公園相鄰,校園被層層綠意圍繞,窗外盡是青山山脈、層巒疊翠,或藍天綠地夾雜白雲舒卷,大山大海的氣勢實在是孕育大氣孩子的好場域。

除了學校位處後山的花蓮,大自然提供了滿是綠意的舞台之外,學校創校之時,即以生態永續為概念,作為校園規劃與校舍建築設計的依據,舉凡校舍的坐落拉開棟距、樹木花草的植栽與分佈依地形也依氣候、太陽能供電雨水回收系統等,甚且,建築的規劃設計也充滿人文美感的元素,例如,人字型的屋頂設計、教室雙走廊上的圓柱、洗石子的牆面、向外借景的大面窗戶,以及以灰色為主色調的校舍建築。

當初校舍之所以採用灰色系列,除了慈濟此一NGO組織的風格色調就是灰色之外,最主要的是,面對花蓮青山藍天白雲的自然背景色彩,慈中小的建築色調也希望能呈現質樸謙卑的韻味,一方面不與自然「爭色」,二方面也呈現出學校「靜定慧」的人文學風,淡淡的灰與白在藍天綠草的襯托下,顯出慈濟教育質樸的美感,與「聞、思、修」的學習風格。

另外,校園中的六度波羅蜜橋,橋下池水可倒映著中央山脈的山景,天晴時只見天光雲影共徘徊,高中部教室旁小小的蓮花池,也常讓白雲朵朵在水面與金魚共遊,步行到校園另一側,只見茶花道教室前有著小小竹林,竹影婆娑中掩映著拱橋,更是別具禪意。這些校園中的造景,呈現的不只是景,更有其意境,讓人身在其中,如同漫步公園中,也讓師生隨時沉澱心靈,感受「天人合一」人與自然互相包容的美感。

2.課程之美─校訂必修課程茶與花系列

慈大附中自創設以來,為實踐辦學理想,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向來以慈濟人文課程為學校特色課程,包含每週至少一節的慈濟人文課,內有茶道、花道、書法、靜思語教學、志工服務等課程,涵養出學生的人文氣質。因應12年國教新課綱的實施,慈大附中於107學年度起,善用高中優質化計畫中擔任新課綱「前導學校」的角色與功能,規劃出學院式的選修課程、以及全球公民系列的校訂課程,並在108新課綱上路的前一年,以試行的姿態實踐這些特色課程!

校訂課程一向最能彰顯學校願景與特色,慈大附中的校訂必修課程乃針對學校願景─培育「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全球公民」而設計,依「胸懷美善」與「擁抱世界」兩個主軸線去發展課程(如圖二)。

其中「胸懷美善」則由社群老師將學校原本之茶道、花道課程轉化,透過一次次的共備,並依據總綱中核心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之內容─國中階段(J-B3):具備藝術展演的一般知能及表現能力,欣賞各種藝術的風格和價值,並了解美感的特質、認知與表現方式,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美感體驗。高中階段(U-B3):具備藝術感知、欣賞、創作與鑑賞的能力,體會藝術創作與社會、歷史、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生活美學的涵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跨領域老師形成的共備社群自然建構出跨領域的主題課程(如圖三),教與學的歷程中著重探索、實作、做中學、學中覺,讓學生在真實經驗中建構生活美學的概念、與對藝術、美學的感知。

此人文藝術與美學系列的必修課程共有兩門課,其中以茶為主題的「覺茶青春」結合社會、藝術、英文等領域,設計出茶經濟、茶地理(社會領域)、茶英文(語文領域)、靜思茶道、茶與書道(人文藝術)領域等五個大單元,老師除共同備課外,也與校外專業茶道教師進行協同教學。而課程發展模式相似的另一門課,則是以花為主題的「花開有時」,也同樣由跨領域老師形成社群進行共備,一學期的課程亦分為五個大單元,包含:花語文學(國文科)、植物染(生物與綜合領域)、舌尖上的花(家政科)、費式數列(數學科)、以及靜思花道,一草一木一花一葉,藉由認識植物,花藝實作的經驗,培養學生審美觀、與生活美學的概念,也培養屬於慈濟特有的人文素養。

不管是「覺茶青春」或是「花開有時」,課程設計採主題式跨領域課程,教學模式則是著重在藉由感官經驗的開展而培養其素養,所以,評量的方式則以總結性的實作評量為主。期末時,所進行的學習成果發表,可以欣賞到高一各班自行設計茶會,分組布置茶席、學生以中英文說茶、以優雅的姿態行茶,而授課老師與外聘專家則分組品茶,在茶香人文香中享受學生人文美學的學習成果。高二則分組在校園尋覓一角落,或圖書館、或樓梯轉角、或自學空間,學生利用花草素材,運用所學習的花道,加上團體創意,展示融入花藝與意境的空間之美。

茶韻花香的校訂系列課程,不僅孕育出兩組跨領域的教師社群,由導師、專任老師與外聘專家共同攜手開發,實施一年之後,此校訂課程獲高中優質化計畫評為亮點課程,同時,也發現校園的空間、人與人之間的氛圍有些微的變化,是什麼變化呢?答案應該是,老師與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更多人文藝術的美感吧!

3.禮儀之美─教之以禮 育之以德的人文美感

慈大附中秉持創校的理念,非常重視品德教育與展現人文素養的生活教育,其中,從服裝儀容的規定、生活常規的訂定等,都要符合「教之以禮 育之以德」的原則,尤其從內心的涵養,與外在食衣住行各面向都要強調學生的禮。而這裡所談的「禮」與一般所談的禮有何不同?與美感又有何關係呢?

創辦人證嚴法師曾明白揭示,教育不能缺少人文,人文的內涵則是「禮」。不論是人格教育、品德教育或是典範教育,都不能脫離禮儀教育(釋證嚴 2007)。慈濟教育所重視的禮儀,是扣合著慈濟的基本核心價值─拔苦與樂,美善人生。所詮釋的美善有其層次與脈絡:即「美在型態,善在內心」。善心、虔誠都是在內心裡,若能將真正的虔誠表現出來,就是美的型態。例如,師生之間的禮儀,必須讓學生懂得尊重老師,要讓學生尊重老師,必須先培養學生對老師的感恩心,同樣的,老師對學生也應該有真摯的愛,才能展現師生之間的禮儀。

具上所述,慈大附中在生活教育所強調的禮儀,不只是行禮的各種禮節,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因為心懷感恩、尊重、愛,由內而外自然展現的儀態。用餐前的唱感恩歌,是因為對大地、農夫、父母的感恩而行的餐前禮儀,整齊的制服、如規如儀的行住坐臥姿態、氣質非凡的舉手投足,則是因為自愛自律、自我肯定,與對他人謙卑尊重的自然流露。

魔鬼藏在細節間,天使也藏在細節間,出了校門外的慈大附中師生,吸引眾人眼光的不僅是整齊的制服,而是由內而外展現美善的禮儀之美。

結語─行銷人文藝術美感到國際

2019年4月,位於日本東北的青森縣縣知事(即縣長)三村申吾先生,在連任後的第一次縣務會議中宣布,將於7月率領各局處首長飛來臺灣,親自到後山的花蓮尋找答案,他的疑問是:是什麼樣的學校可以培育出既有國際視野又有不凡氣質的學生?同年7月,三村縣知事一行九人在慈大附中找到答案。

為什麼這位縣長不遠千里飛來後山找答案?緣由是慈大附中日本修學團連續三年在青森鄉村進行農村體驗的Homestay,學生分組分散住進鄉間農家,住宿期間,學生克服語言障礙,融入農家純樸勤奮的生活,最讓這一家家日本農家感動的是,學生運用在學校所學的茶道課程,為農家的Home爸媽,Home爺爺奶奶奉茶,其謙卑有禮,舉止優雅的身形,也述說著學生珍惜因緣,展現日本人「一期一會」的生命境界,更是跨國界的,行銷臺灣中學教育中的人文之美。

◎參考文獻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釋證嚴(2007)。禮儀之美。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釋德普(2011)。靜思語真善美花道。臺北市:靜思人文出版。

 

檔案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