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說出教學力:結合任務導向學習法與回音法提升華語口語表達能力之成效

  • 發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008
  • 發布單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 編輯者:mitchell

文/吳貞慧.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華語文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華語文教學產業,2013至2020年教育部訂為「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入大國八年計畫」,而後因國際趨勢的改變,2020年底臺美雙方簽訂「臺美教育倡議(The US-Taiwan Education Initiative)」協定,更是強化了臺灣在華語文教學領域的指標性與重要性。2021年教育部與僑委會共同揭示「華語教育2025」計畫,整合相關部分將華語教育的推廣視為國家戰略,其目標包括「完善華語文推動組織機制」、「建立華語文標準系統」、「加強開拓美歐地區華語文教育」、「完善華語教師培育及支持系統」、「整合發展華語數位教學與學習」、「設立海外華語教學資源中心」,並透過「臺灣優華語計畫」補助臺灣的大學與歐美地區的大學交流合作。不論哪一項計畫,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習者到臺灣學習華語,或是派遣華語教師或助理到他國任教,受過專業培訓的優質華語教師是臺灣在華語文教育輸出的優勢之一。自2006年教育部公告鼓勵各大學開設華語文教學相關學系、研究所或是學分學程等,不少中國語文相關系所將原有之語文領域拓展至華語文教學,以增加學生就業管道,因應市場需求。

計畫的發想與緣由

「華語口語與表達」是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的考科之一,主要目的即為測試職前華語教師是否具備標準的發音、口語習慣和語言表現。華語教師在課堂的口語表達是華語學習者最直接的輸入(input),影響學習華語的成效。在臺灣各大學開設華語文教學相關的系所或是學分學程的課程架構中,「華語口語與表達」皆列為必選修課程之一,可見該科是學生未來準備擔任華語教師的基本功,也是重要的職能之一,因此本課程最終目標是訓練修課生(視為職前華語教師)能夠在自然口說的情境下使用標準音。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經常遇到下列幾個問題:

一、動機問題

此課程為大二必選修課程,學生華語教學相關經驗尚淺,對海外各國華語文教學環境認識不足,在認知層面上,不完全認同「具備標準發音與優良的口語表達能力是身為華語教師的基本功」。因此,學生可能會對課程目標要求其發音的準確性產生質疑,而影響學習動機,無法時時監控自我發音,展現學習成效的持久性。此動機問題,則衍生出課堂外或是課程結束之後,學生的發音或口語表達能力漸漸地「恢復原狀」,能夠維持自我發音與口語水平的學生比例甚低。

二、發音和語法問題

語言之間的接觸或區域性產生變化是語言演變的自然現象,但若要以華語教師為職業,口語表達須達到正確且標準的發音和規範性語法是極為重要的職能。臺灣的職前教師要能夠了解、知曉地區性影響的發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的語言使用情形,以及與規範性語言之間的差異。

三、學習態度問題

「糾正發音」的方式往往是在班級中集體糾音或是要求學生回家錄音的作業,學生常常為了做作業而做,錄一次音就繳交給老師。若要有具體成效且能讓學生持續保持正確發音,應有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加練習並自我監聽,利用自評或是他評,找出每個學生發音的盲點,加以修正。

基於上述幾個教學現場面臨的問題,本研究提出兩個研究問題:一是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華語口語表達能力?二是如何引發學習動機以達到維持口語表達精確度?學生的正音動機和自我監控是正音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運用「任務導向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激發學習動機,改變學生對正音的認知與態度,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加上「回音法(Echo Method)」(史嘉琳,2012a,2012b,2018)強化聽力與發音的訓練,寄望透過兩種教學法的交織運用,達到學生積極參與並將學習成效維持至課程結束之後,內化成自我口語表達的習慣。

研究設計

一、研究架構

為提升學習動機,以及正確口音維持率,課程中安排不同的任務活動,讓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在認知、情意、技能上能夠達到本課程教學目標。任務活動執行分三階段,第一階段任務準備階段將搭配理論內容主題,相互連結;第二階段以回音法錄音為每周作業,其他任務活動大約有3至5周不等的準備時間;第三階段語言加強階段,將於課堂中安排發表,並藉由互評或教師提供反饋。任務執行的方式有的由學生個人完成,有的是以分組方式進行。本課程中會有5個任務,由易至難的順序安排讓學生慢慢熟悉任務導向教學法的操作模式。

(一)任務活動一

安排每位學生訪談一位在職華語教師,透過職場觀點,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究「華語老師是否應該具備正確發音?」、「何謂正確的發音和口語表達?」與「華語教師糾音要糾到什麼程度?」等議題的思辨,藉此激發學習動機。

(二)任務活動二

回音法口說練習部分,先讓學生觀看史嘉琳教授TEDxNTUST影片以了解回音法操作方式。此任務所要模仿的範本音檔為「普通話考試60篇播音員朗讀」,每篇作品都是一篇短文,選擇其中的15篇作為課堂任務練習,教師提供文字檔,標準音檔可在網頁或app中聆聽。第一步驟請學生在文字檔上將容易混淆的發音標出「字音」,以避免隨性讀出不確定文字。第二步驟則是要求學生仔細聆聽範本音檔,聽一句,不急著開口說話,心中回放一次,再模仿說出句子並錄音。每周由教師審聽之後,於下一周以分組的方式指導學生發音。每周3小時的課程,第一堂課固定為口語練習。

(三)任務活動三

分組研討與報告「臺灣華語與規範性華語之語言差異比較」,口頭報告每位學生均須上台,視為正式語境的口說練習,評量方式包括學生互評與教師評量。

(四)任務活動四

修課生指導一位校內華語國際生的發音,每周30分鐘,共8周。第1周讓國際生說出教師所設計的文本,讓修課生分辨其發音問題;第2周開始根據華語國際生的發音問題運用策略,進行糾音。修課生需每周紀錄國際生發音情形與糾音策略,分組討論國際生發音問題與糾音實務中遭遇的教學困難,安排發音教學實務教學工作坊等,並在期末做成書面與口頭報告。

(五)任務活動五

演講練習訓練成段表達能力與長篇口說中的發音,此外,也因應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華語口語與表達」考題的第五大題3分鐘短述。

圖一顯示研究問題、任務活動與學習成效評量之對應關係。研究問題一提升學習動機部分,以訪談華師任務、小組報告兩岸語言差異、邀請華師演講為主;研究問題二提升與維持發音正確度與口語表達能力則以回音法錄音訓練和演說練習為主;為了將理論課程內容與實務結合,因此安排國際生糾音教學任務,並邀請第一線華語教師指導發音教學與糾音策略工作坊。本課程透過各種任務型活動歷程的理解,強化修課者後設認知能力、動機態度策略、學習工具與網路資源等方法的輔助策略,培養學生成為獨立且高效能的學習者。

二、研究對象

修課學生以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華語教學組大學部學生或研究生為主,參與者共11名。

三、研究方法與成效評估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與教學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的定義是「行動」與「研究」、「理論」與「實務」並行,行動研究中,教學者及研究者,從自身情境中的問題,擬定策略及設計方案,進行有系統的研究,透過評鑑反省與修正回饋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陳惠邦,1998),這也就是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精神。行動研究所產出的成果與報告,是將個人知識公開化,一種經驗分享,研究成效主要在解決問題與促進個人專業成長(成虹飛,2001)。

第二個研究方法為教學實驗研究法,在教學過程中,介入任務導向教學法與回音法,為評估是否提升學習動機與產生教學效果,將進行教學前與教學後的比較。針對學習動機部分,學期初第一周、期中、期末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中將包含量化與質化的問題。針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是否提升且能在課程後維持學習成效,則以第1周施行前測、第18周施行後測,以及課程結束後的第4周施行延宕測的方式比較學習成果。試題自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華語口語與表達歷屆考題中,隨機抽取3份,因該試題由專家審題組題,即使3次測驗題目不同,仍具效度與信度,3次測驗之評分則請曾參與教育部上述考試之聽審委員以教育部考試之評分標準聽審評分。

四、研究成果

從學生背景調查問卷,可以看出11人中有9人,相當於82%學生是因為必修課而選課,一人因興趣而修課,一人想要參加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科「華語口語與表達」。對華語文教學感興趣的平均分數為3.7,認為發音對華師自我的重要性為4.7,自己學習外語時發音的重要性為4.4,國際生學習中文的發音重要性為4.4,平時會注意自己的發音為3.2。問卷結果顯示學生認同華語教師自我的發音和國際生學中文時發音的重要性,但平時卻不太注意自己的發音,這也是本課程主要教學目標與研究問題──能夠提升學生發音正確度,且能達到自我監控,以維持之。

期中教學意見調查在第9周進行,收集學生對於已進行的任務或活動之認同程度,從問卷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於任務一訪談華師能提高自身對正確發音之重要性的認同達4.5分,對於邀請現職華師演講能強化學生認同華師發音準確度達4.5分;任務二每周回音法錄音對於增強發音準確性的幫助達4.8分,每周課堂中發音練習對發音準確性的幫助達4.9分;任務四每周30分鐘國際生糾音教學對於了解國際生發音問題的幫助達4.8分。

圖二顯示口語表達前測、後測與延宕測之量化結果,共有11名學生參加前測與後測,因延宕測在課程結束後暑假期間舉行,有2名學生S1和S5未參加,人數為9名。圖中藍色為前測分數,橘色為後測分數,灰色則為延宕測分數。前測平均分數為47.7分,後測平均分數為80.5分,延宕測平均分數為84.6分;後測比前測平均進步32.8分,進步幅度百分比為81.6%(後測比前測進步幅度百分比計算方式為:(每名學生後測成績-前測成績)/前測成績*100之平均)。若移除2名未參加延宕測學生之前後測資料,以求前後測與延宕測參與者完全相同,則前測平均分數為51.9分,後測平均分數為83.7分;後測比前測平均進步31.8分,進步幅度百分比為61.8%,延宕測比前測平均進步32.7分,進步幅度百分比為63.3%(延宕測比前測進步幅度百分比計算方式為:(每名學生延宕測成績-前測成績)/前測成績*100之平均),延宕測比後測平均進步0.8分,進步幅度百分比為0.95%(延宕測比後測進步幅度百分比計算方式為:(每名學生延宕測成績-後測成績)/後測成績*100之平均)。由此可見,以回音法每周持續口說練習訓練,具有明顯的學習成效,可延續至課程結束後。在間隔四周未練習的情形下,延宕測仍保持與後測結果相近的發音標準度,甚至延宕測比前測的進步幅度相較後測比前測的結果,多了1.5%。

本校校務研究系統特別針對教學實踐計畫課程於期末時發放教師的教學評量問卷調查,以評估透過教學方式的改變,是否能有效提升學習成效。圖三呈現本課程教學方法與全校比較之結果(此項教學評量問卷可由教師選題,未出現橘色直條圖的細項則是因為教師並未選擇該題出現於問卷中),可看出全校課程以「單向解題」(A1)平均高於本課程,而在「師生互動」(A3)、「分組討論設計發表」(A4)、「學生在老師協助下實作實驗或研究」(A5)、「媒體輔助教學」(A7)、「團隊合作的作業」(A12)等項目,本課程的分數均高於全校其他課程,可見本課程在教學法上之多樣性與學生互動均優於全校。

表一顯示本課程與全校課程平均值相比的教學成效的看法與滿意程度,本課程得分較高為「教師於課程開始時會提供教學大綱,敘明課程需求與評分方式」(F1),「教師樂於鼓勵學生提問與討論,師生互動良好」(F6);其次與全校課程平均數相近的有「教師對課程內容有良好的組織與規劃」(F2),「教師能清楚且有組織、有系統的表達教學內容」(F5),和「我覺得授課老師的教學對我的學習有所幫助」(F8)的平均得分也較高。對於「教師能依學生的學習狀況,選用適切的教材內容」(F3)平均分數僅3.78,推測原因為教材內容如理論知識和錄音文本等為固定內容,調整空間不大,或許授課第一周介紹課程大綱時,應對教材內容選用加以說明,以使學生理解教師選擇教材的原因與考量。

高教反思與建議

本計畫執行過程中,得以重新檢視課程設計、教學法、執行過程與學習成效。基於教師自身在教學現場的觀察,從內在學習動機出發,將以往用於外語學習的任務型教學活動與回音法,嘗試用在母語成人者的口語訓練,透過回音法訓練發音與口說,可見明顯的進步成效,且學習成效具有持續性。不同以往的訓練方式只著重在發音部分,本研究採用整體的綜合訓練,同時訓練聽力、語音、詞彙、語法等面向,以達到口語水平全面性的提升。除此之外,將以「做中學」的方式,讓修課學生將課程所習得的內容與技巧實際運用在指導國際生的發音,將理論與實務操作結合,讓學生有更深層的學習效果與反思。此外,希望本研究的操作,可將學科教學知識作為華語文教學培訓之參考。

◎註
本文改寫自109學年度教育部教學績優計畫:計畫編號PHA1090388,題目:結合任務導向與回音法探討華語口語與表達課程之學習動機與教學成效。https://tpr.moe.edu.tw/achievement/plan-detail?id=4b1141f07efd9000017f2eb9cab80122

◎參考文獻
成虹飛(2001)。行動研究中閱讀/看的問題:一篇重寫的稿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175-198)。臺北市:揚智。
史嘉琳(2012a)。提升聽力秘訣:每天請聽「回音」十分鐘(上)。師德電子報,69
史嘉琳(2012b)。提升聽力秘訣:每天請聽「回音」十分鐘(下)。師德電子報,70
史嘉琳[TEDxNTUST](2018年12月18日)。如何用「回音法」學好英文口說[Video]。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EWEPIHLzQ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部(2016)。邁向華語文教學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102-109)(核定本)。https://ws.moe.edu.tw/001/Upload/7/relfile/6648/57459/01438e4a-a6d9-454c-b42d-43a3b8f86ade.pdf

檔案下載

  • p14-19 說出教學力:結合任務導向學習法與回音法提升華語口語表達能力之成效 pdf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