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文/陳志誠.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創校已65載,是臺灣歷史最悠久、學門及課程架構與教學師資最完備的藝術高等教育學府。目前臺藝大共有美術、設計、傳播、表演藝術、人文五大學院,共設14系所、3個獨立研究所、2個教學中心等單位,架構出14系、21碩士班、6博士班、2個學位學程,以及3+1前趨實驗中心的教學系統。有別於一般型綜合大學,臺藝大是以藝術為主軸的特殊型大學,以「美大臺藝、國際學府」為願景,奠基厚實的美學素養,以培育具社會關懷及國際宏觀的跨領域人才。其教學目標專注於專業藝術人才養成,著重藝術創作專業能力、創造實踐的行動力、宏觀視野的胸襟與社會關懷的責任感。而臺藝大師資培育中心萌生於85年本校開設教育學程,88年成立中等教育學程,繼而在90年成立國小教育學程,專注藝術領域三大類科─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之12年藝術教育人才養成,提供完整的藝術教育專業人才之培育。
致力培養傑出藝術家,亦重視藝術教育家
臺藝大著重培養展、演、映、論的藝術專業人才,然而鑑於美感教育的奠基,校務發展計畫中訂定「強化藝術師資職前教育,優化教師人力素質」之核心策略,投入相當資源協助師資培育中心充分的發展,不僅在課程安排協調全校各系所配合排課,行政上的資源如雙導師與編制人力上也都給予充分支持。
一、師培課程專門時段設計
臺藝大為配合師資培育中心課程的實施,特訂定出師資培育中心課程的專門時段,在週一下午及週三上午時間,協調各學系三、四年級避免安排必修課程,讓選讀師資培育課程的學生,在各系所與師資培育課程的修習,能夠相互兼顧而能順利完成二年的師資培育課程。
二、雙導師制度的實施
臺藝大的導師制度相當完善,除各學制班別落實班級導師的制度,另考量師資培育中心在生涯與課業輔導上的差異,建立師資培育與專業系所「雙導師」制度,中學學程、小學學程依年段區分為不同的導師班,由師資培育中心專任教師分別擔任各班導師,就師資培育之課程與生涯進路,給予相關的建議及輔導。
三、教學與行政人力之支持
臺藝大重視藝術師資的教學與研究,繼88年、90年設立中等與小學教育學程,96年進一步成立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以師資培育中心既有師資人力,結合藝術教育領域專業教師,相互支援教學與研究,並得以滿足提供師資培育中心在教育基礎課程、教育方法課程及實踐課程中的藝術領域教材教法課程實際需求。
四、積極爭取各項美感教育計畫
臺藝大對於美感教育的推動責無旁貸,積極投入推動美感教育,除了美育旗艦計畫帶給全國各地豐富的藝文饗宴,對於偏鄉美感教育與未來藝術人才培育,透過偏鄉藝術美感育苗計畫的執行,孕育藝術教育人才的專業知能與教育熱忱。
多項師培特色活動,孕育藝術教育真善美
臺藝大師資培育中心在培育「優質師資之策略與行動」上,包含招生說明會、嚴謹的師培生甄選、新生說明會、迎新活動、學分檢核機制、雙導師制度、以及幾乎各師培單位少有的外埠參觀、師培薪傳活動(類似國中小畢業典禮)的舉辦,提供師資生就讀時多樣的輔導與學習經驗。此外,師資培育中心所建置的系統化課程地圖,指引師資生選學方向,除課程安排系統化,建立課程地圖提供師資生理解並據此規劃修讀時程,並依序就教育基礎課程、教育方法課程、教育實踐課程與選修課程的規劃,提供循序漸進之專業培育的課程內容,這些重要的培育特色更已形成行之有年的傳統。
一、專業的招生策略
師資培育中心每年召開招生說明會,包含小教、中教等學程介紹、專任師資介紹、修讀教程預期可從事的工作、中心特色活動和招生簡章內容說明等,吸引更多學生願意投入教育行列中。而為了讓校內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師資培育中心,除了常見的招生海報與DM宣傳品,更拍攝了一系列的招生宣傳影片,讓有志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學生,能夠更加認識師資培育中心的課程與未來生涯進路的發展。其中在影片宣傳中,透過學校播放系統作宣傳,主題分別有「專任老師」篇,主要傳達師資培育中心的就業能力;「藝術才藝」篇讓許多有意在畢業後將從事非學校體系之藝術教育工作學生,了解到修習教育學程對於未來教學的幫助。在學系與校園媒體的努力宣傳之下,招生效果相當顯著,相形全國師資培育機構的現況,屬於難得的好成績。
二、嚴謹的遴選機制
師資培育中心的遴選機制多元且嚴謹,除參酌在校成績與自傳之外,亦包含了筆試與面試。面試委員除了本校教師外,另聘請中小學校長、主任、專家擔任加入遴選。而為鼓勵有教學經驗的學生,特別訂定曾任或現任中小學合格教師、代理代課教師,均可依照其任教年資給予加分,期能招收到適合擔任教職的師資生。
三、持續的進路輔導
從新生錄取開始,師資培育中心便展開多項的課程與生涯輔導。新生一報到,就舉辦新生說明會,介紹師資培育中心培育目標、核心架構、師資陣容、行政人員、修業準則、教育學程修業流程、教檢與實習等重要訊息。並於開學前辦理一日迎新研習活動,讓新進修習教育學程師資生於活動中認識彼此,更加了解師資培育中心的課程內容,修讀師培課程過程中,除了有完整課程規劃外,以雙導師制度進行學習專業與教育專業的生活與學習輔導,師資生在每學期至少三次的導師活動中,除導師晤談外也安排了專家學者之演講,以了解重要教育政策與教育議題。每年所舉辦的薪傳活動則是由學程學會與師資培育中心合作,卸任之學程學會幹部將親身之實務經驗傳承給新任之學程會幹部,並由新任之學程學會統籌辦理當年度之薪傳活動,給學長姊一場溫馨之結業典禮,期許將教育奉獻之精神繼續傳承並發揚光大。
四、多元的實地實習
落實「實地學習」,實施「實地學習特色課程」,強化教育實踐能力。師資生透過課程見習、外埠參觀、實地服務、專業成長研習及其他方式累積相關實地實習經驗,提升對教育現場之理解與實踐能力。實地學習所涵蓋之行政觀摩、教育實踐計畫參與、學生社團指導、研習新知等,能補充師資培育中心正式課程之限制,嫁接與擴展學用鏈結。
五、自主的增能學習
師資培育中心教師與教育現場保持緊密聯繫,並依實際需求自我增能,除積極參與師資培育中心所辦理之「師資培育大學辦理新課綱實務課程教授社群及師資生工作坊計畫」,從「教授培力課程」,研討108新課綱核心內涵並實際設計素養導向課程,亦自發成立專業社群並相互參與,以108學年度為例,專任教師主持或參與共5項專業社群。此外在帶領師資生自主學習部分,例行舉辦導師與學生會議之師生社群、學會幹部社群與多項講座,師生透過教案研討、實際辦理中心活動、講座交流等,從對話與執行中體現學習。
六、真善美的教育實踐
為了提升師資生的教育熱忱,並增進弱勢學生的藝術涵養與美感,臺藝大多年來積極投入師資生史懷哲計畫,至新北市、臺中市、新竹縣及南投縣等地區中小學,進行藝術下鄉的美感體驗營,師資培育中心全體教師用心投入帶領,每年投入的師資生人數超過80位,服務6個學校數百位學生。自108學年度承辦教育部師藝司偏鄉藝術美感育苗計畫,每年暑期巡迴服務共18縣市偏鄉小學,帶給偏鄉兒童暑期藝術課程活動與美感體驗。
師培教育面臨的挑戰與轉機
21世紀大眾傳媒時代更趨向地球村化,且臺灣更逢少子化的複合式社會變遷,而我們如何因應?現今所面臨的內外挑戰並不亞於過往,亟需我們積極因應,做更多元且佈署未來世代發展的教育籌謀,臺藝大師資培育中心20多年來戮力經營,辦學績效獲得肯定,面對少子化與國際化的需要,未來師資培育尚存在許多競爭與精進的課題與挑戰。
少子化衝擊新進教師需求
除上述社會結構漸趨少子化而影響學校入學的學生人數,加上政府在軍公教人員年金的改革,現職教師退休的時間亦往後延長,因此直接影響教學現場對新進教師的需求,這些現象也間接影響大學在學學生報考師資培育中心的意願。師資培育中心除了更用心擘劃培育藍圖外,如何在整體課程架構、輔導與實習機制上都能有更具競爭力的專業師資,更重視未來的就業專業師資輔導。輔導學生考取中小學教師之外,可主動提供各學校正式、代理、代課的訊息並連結畢業生就業現況,提供就業資訊並給予就業媒和及協助。另外也可輔導學生進入民間文教機構,另可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讓具有國際移動能力畢業生到東南亞國家任教等,以增加師資生的就業比率,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就讀。
雙語與科技教學的趨勢
行政院自107年起推動臺灣成為雙語國家,並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擬定推動雙語國家計畫,其中雙語教育為外界關注的國家重要政策,而雙語教育師資之培育則為重要關鍵之一;此外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教與學的模式,在教學上,學生可以主動找尋相關資料來閱讀,在目前資訊科技的運用下,教師最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而非僅是專業學科的知識內容,因此未來的師資培育,必須思考教師的國際能力與資訊科技能力。因應這樣的趨勢,可提供雙語教學師資公費生、增加雙語教學培育課程外,在入學選才時,可建立相關機制以鼓勵具備優異外語能力的師資生就讀;而在資訊科技能力方面,教學與學習可透過科技的運用,讓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教育的實務相連。在新的學習模式下,學習者要培養在學習歷程中能夠自學,師資培育中心的教師在授課的歷程中,應多運用新的教學科技以營造資訊化的學習氛圍與學習方式,以建立師資生資訊科技的學習能力與教學信念。
師資培育乃教育之基礎,教師素質之良窳,關係著國家未來的發展與競爭力。臺藝大師資培育評鑑表現優異,為國家年年培育出眾多國內卓越優質師資,透過評鑑雙月刊與大家分享臺藝大的擘劃與實務作法。
檔案下載
- P15-18 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pdf
- 更新日期:
- 資料點閱次數:1524